书籍 日瓦戈医生的封面

日瓦戈医生

[苏] 帕斯捷尔纳克

出版时间

2020-01-31

ISBN

9787559440549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日瓦戈虽是富商之子,但十岁就成了孤儿,动荡的生活与动荡的年代带给日瓦戈的是双重精神压迫,他的青春在苦难中慢慢耗尽……

《日瓦戈医生》是对历史的诗意回望和反思,1958年作者因“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苏]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

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出生在一个犹太艺术家庭,由于父亲是莫斯科著名画家,并为托尔斯泰作品画过插画,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接触过很多当代文学艺术界名家,对其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1956年莫斯科当局拒绝出版《日瓦戈医生》,1957年却在意大利成为畅销书,引起世界文坛的轰动。

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凭借《日瓦戈医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因受到国内舆论的反对,他不得不拒绝接受此项荣誉,并在“痛苦与孤寂中度过他苦难一生中的zui后两年”。

译者简介

力冈,苏俄文学翻译家,翻译了近七百万字的苏俄文学作品,主要译作有《日瓦戈医生》《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冀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从事俄语翻译多年。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五点钟的快车 003
第二章 另一境地的少女 022
第三章 斯文季茨基家的圣诞舞会 068
第四章 大势所趋 09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伯林说过,诗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写诗时是诗人,写小说时是作家,像普希金。另一种是无论写诗还是写小说,他都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就属于此列。这本书最好的诠释了伯林的这句话,从历史背景来看它延续了俄罗斯文学的史诗传统,从故事特点来说它跌宕曲折,从篇章来看它有引人深思和令人拍案叫绝的佳句,但作为整体的小说而言,它的形是散的,它的叙述充满了诗性般的跳跃,难怪有人把它当作意识流小说,作者终归还是位诗人,他写的也是诗小说。
全程都没有什么情绪波动 可能我和这本书八字不合。
你看,时代的流逝像寓言, 在流逝中会化成火焰。 为了证明其博大深远, 我将自愿受苦,走进坟墓。 我走进坟墓,三天后复活, 所有的时代将从黑暗中涌出, 像木排,像商队的木船, 依次涌来,接受我的审判。
说实话一星都不想给,看了一百多页 基本就是如鲠在喉。 这本书大抵是因为它被当做意识形态的武器获得诺奖之后又被前苏封禁,以至于它好像是一部不俗的作品。然而看了之后发现抛开什么意识形态之类的东西,单就文学水平谈,逻辑混乱、前后矛盾,为了加入意识形态的语言而不分场合没有分寸的谈论。 如果大家计划买这本书,绝不推荐这个版本,无论作者水平如何,起码这本的翻译也没有添分。
加缪说《日戈瓦医生》是一本充满了爱的小说,确实如此。小说运用了大量诗兴的描写意象暗示,加之十分频繁切镜让人感觉像是在看法国电影。但是这毕竟不是诗,这是小说。
意外的看的很顺 风景的描写可真好啊 一些对话写的也极妙
和想象中不一样,感觉极权也不是主题
大概是版本问题吧,阅读起来并不流畅,导致清洁也不深刻
装帧和校对多扣一星。诗化小说的失败尝试,诗人写小说的长处在于精妙的景物描写和造境,新奇贴切的比喻,纤微的感觉和奇妙的玄想,但是诗歌的跳跃性和传统小说结构的时间连续性不能很好地兼容,叙事的割裂和生硬难以接受(同父异母弟弟真的不是强开金手指吗)。从主旨上看,想写的太多,什么都有但是浮光掠影,大量陈词滥调的宗教政治艺术观点只能通过长篇累牍的对话展现。最差的部分是尤拉的思想转变以及他和拉丽萨的爱情,诗化的跳跃造成了感情转折的突兀,结果像是作者塑造的两个自我感动人物谈了个自我感动的恋爱。塑造得比较丰满的人物只有巴沙一个。这本书证明了帕斯捷尔纳克是一个很好的诗人,同时是蹩脚的小说家。
又是一年的“祈年甸”,依旧以俄国大部头开年,我喜欢在冬天读俄国文学,因为真的很长,篇幅很长、寒冬很长、苦难很长,却总是看似孕育着新的希望,其实没有,一如我们,从疫情突然的爆发,再到突然的解封,都是被奴 役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