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罗素论幸福的封面

罗素论幸福

[英]伯特兰·罗素

出版时间

2021-07-31

ISBN

9787559460615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时常感到迷茫和困惑,幸福似乎总是遥不可及。《罗素论幸福》邀请你踏上一场探索之旅,它揭示了人生舞台的多变性和挑战,以及如何在其中找到快乐的源泉。从社会制度的影响到个人心理的调适,从爱情与工作的平衡到闲暇兴趣的培养,本书将引导你跨越内心的障碍,发现通往幸福的道路。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是英国的一位杰出人物,活跃于哲学、数学、逻辑学等多个领域。他在剑桥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并以其广博的知识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西方社会,被尊称为“世纪的智者”。著作丰富,包括《罗素论幸福》、《西方哲学史》和《数学原理》等,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学术成就,也展现了他对人道主义和思想自由的不懈追求。1950年,他因多样且重要的文学贡献及对人道理想的倡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值得一提的是,罗素曾应梁启超之邀访问中国,在1920年至1921年间进行讲学,并与中国各界人士交流,其中包括年轻的毛泽东,他曾担任罗素演讲的书记员。孙中山甚至赞誉罗素为“唯一真正理解中国的西方人”,这充分体现了他在国际上的深远影响。
推荐理由
《罗素论幸福》一书深入剖析了人生不快乐的根源,并提供了追求幸福的实用建议。它不仅从哲学层面探讨了幸福的本质,还结合作者的亲身经验和观察,为读者揭示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内心的满足与安宁。对于那些渴望理解生活复杂性、寻求个人成长和提升幸福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富有洞察力且实践性强的指南。
适合哪些人读
对生活哲学和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寻求理解和应对人生压力的人群
希望提升幸福感并改善生活质量的个人
热衷于自我成长与内心探索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目 录
上 篇 不幸福的原因
第一章 人为什么不幸福 / 003
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要消除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第二章 拜伦式不幸 / 013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翻译比隔壁傅雷的要好很多
满满的哲理,适合多次翻阅
看着封面就觉得罗素很幸福,喜欢~
很多年之后看的效果存疑,现在读完确实说到了年轻人不幸福重点,有共鸣,有分析,对现阶段有很大的治愈效果。
“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这三种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它们纯粹而又无比强烈,就像一阵飓风,无情地席卷着我,越过痛苦之海,抵达绝望的边缘。”精神上的志同道合真的太难得了这段话不就是射手座本座了吗?人间不值得我是真的狗的精准表达就是犬儒主义,这老人家30多岁的人生厚度堪比普通人一生折叠起来了
印象中哲学类的书籍总是十分晦涩难懂的,但这本书确实是比较好读的那种,特别是后面几章,关于幸福的原因,家庭,工作和闲情逸致等对幸福的影响,让我觉得很有共鸣。虽然我们不在一个时代和国家,但这种与人相关的幸福问题都大致相同啊!改变不了环境,想要活得幸福的人就要从改变自身开始,与人相处相互尊重是前提,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很多时候父母就是管的太多啦。热爱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糊口也是为了避免每天规划自己的时间(之前我是没想到的),当然能够找到一个热爱的工作,可以运用自己的技能,完成建设性的工作就更好了~在自己的闲暇时间里,广泛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避免很多没必要的烦恼……这本书应该是常读常新吧,以后要再多回味回味~
很多观点,放在当代中国依然合理且具有指导意义。发展的相似性。
很久没读到舍不得读完的书了。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受过良好逻辑思维训练的人。几年前我时常抑郁,又看到很多不幸福的例子,也断续思考如何能获得幸福。尽管出版于九十年前(1930年),这本书提及的大部分问题和成因在今天仍然成立。罗素的很多想法和结论跟我的想法非常符合。
浅显易读。说了不是理论课或者思辨课。观察描述、实践、结论居多。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