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彼此的抵达的封面

彼此的抵达

薛冰

出版时间

2024-11-01

ISBN

9787559486806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打通南京“地脉”,探寻金陵文脉

首次收录近代画家陈作仪《金陵四十八景图》

155幅南京名胜高清大图

以城市历史为经,以地铁线路为纬,编织一张Citywalk古今南京的全景图

🌊

编辑推荐

◎坐地铁游南京的文化手册。全书收录迄今为止已经命名的294个地铁站,以地名文化的方式娓娓道来每个站名的由来、历史沿革、景观风物、逸事趣闻等,兼具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便利的地铁交通线让很多景点都可以实现地铁直达,书中还收录了地铁站中代表南京文化的艺术展示墙,方便读者游览、打卡。它既是一部南京地名资料集,又是一本人文旅游的文化手册。

◎了解金陵文化的入门之书。本书以历史为经,以地铁线路为纬,编织了一张涵盖古今的南京文化大地图。作家薛冰以文字为本,将数十年来对南京城市历史、方志、地理、文化的研究,凝练为近300篇地名文化随笔,以地铁站名为切入点,微观呈现金陵城市历史、人物风流、名胜古迹,以地铁线路为轨迹,串联起南京的人文历史脉络。

◎移动的城市风景之书。地铁像一张网,不仅将古今金陵胜景一一连接,还把城市外围的“江宁八景”“高淳八景”“汤泉八景”“六合十二景”“中山八景”囊括其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畅通无阻的冶游空间,让人不由生出重游南京之意。全书图文并茂,不仅收入百余幅当代摄影师拍摄的南京今日胜景,更难能可贵的是首次完整收录陈作仪彩绘《金陵四十八景》,通过一条条地铁线路,将城市风景直观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部高度浓缩的地方志。地名浓缩历史,重视地名文化,就是重视我们的历史。一方水土,孕育一个地名;一个地名,承载一方文化。南京的地名有如色泽瑰丽的珠玉,随手拈起一粒无不耐人品味。而地铁站名注重延续、保存历史地名印记,能够及时吸纳城市发展的新鲜信息。莫愁湖、中华门、无想山、龙江……每一个站名的背后都有地名的文化支撑,都能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

◎新视角解读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的发展催生了地铁,地铁的成长改变着城市。地铁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它融合城市历史和地域文化的特征,成为展示城市特色文化的窗口。本书收录了南京地铁文化中的品牌车站、文化艺术墙、名家书法站名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要素,这些都是南京这座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也正是这些要素,反过来让地铁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光彩。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京著名作家薛冰关于南京地名文化的随笔新作。共收录南京17条地铁线、294个地铁站名的掌故,包括站名由来、历史沿革、风物胜景、名人轶事,甚至民间传说等。以历史为经,以地铁线路为纬,编织了一张涵盖古今的南京 Citywalk (游览)全景图;以地名文化的方式讲述、勾勒、阐释具有3100年建城史的南京的时空变迁与城市文脉发展。

本书按线路排序,从最早开通的1号线开始,到连接区县的S9号线,文字简介生动,配以精彩的插图,让读者换个视角,充分领略一个全新的南京。

地铁站名文化属于地名文化的一部分,是展现城市文化的一个窗口,本书既富有知识性,又不失通俗性,可以作为了解南京城市文化的入门级读本。

目录
简 目
1号线
2号线
3号线
4号线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百度百科”式的地铁站名介绍,长期从事南京地方历史文化写作与普及传播的作者,在每一站站名的条目书写中,有着极其清晰而简明晓畅的问题意识——站名的命名书写背后的考量与象征意义,站名指向的城市方位的古今历史、地理与文化沿革,跟这一方位相关的名人轶事、民俗文化与民间掌故,以及这一方位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建设成就与全新都市面貌。正基于此,这部关于南京地铁站名文化的小册子,既有了乘坐地铁畅游南京的旅游文本指南价值,又有了以地铁为媒介、深度了解和开发南京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与今日发展的城市人文路径参考与城市文化共同体的建构意义。书名“彼此的抵达”,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地铁为南京居民、游客与南京这座城市的丰厚“实在”之间提供坚实连接的不俗意义。非常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