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吴清源回忆录的封面

吴清源回忆录

[日] 吴清源

出版时间

2017-07-01

ISBN

9787559603760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吴清源回忆录》是一本记录了围棋大师吴清源一生经历与思想的珍贵书籍。从他早年在中国接受围棋启蒙到在日本棋坛崭露头角,再到成为世界围棋界的领军人物,书中不仅展现了他在围棋技艺上的卓越成就,还揭示了他的信仰、生活态度和对围棋哲学的独特理解。通过这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人生故事,并从中获得启发。
作者简介
吴清源,原名吴泉,字清源,1914年出生于福建,7岁启蒙围棋,11岁成为围棋天才少年。14岁赴日深造,19岁运用“新布局”轰动棋界。1939年起,连续15年战胜日本围棋高手,被誉为“昭和棋圣”。1961年遭遇车祸,棋力受影响。70岁引退,出版《吴清源回忆录》。一生致力于围棋发展,为中日友好贡献力量,享年100岁。
推荐理由
《吴清源回忆录》通过详细记录了围棋大师吴清源的生平与棋艺,展现了他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对围棋的热爱和追求。书中不仅描绘了他的辉煌成就,还深入探讨了他对信仰、生活及围棋哲学的独特见解,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机会。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国围棋历史感兴趣的人群
希望了解吴清源生平与棋艺的围棋爱好者
对于围棋文化及哲学有兴趣的研究者或学者
以及所有渴望从大师的经历中汲取灵感和智慧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吴清源回忆录:以文会友》出版献词
第一章 渡日之前
福建省
我的出生
北 京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在十五有余的时间里,持续将号称当代第一人的棋士一一击败,却既无经济上的成功,也未获得名人之称。名利无收之外还反倒被日本棋院除籍。但是我一贯全力以赴的下棋,既不欺诈他人也不做令自己蒙羞之事,问心无愧。
“嗜弈者之性格,谨慎也,坚忍也,独立也。”——王国维
意外的是信仰那一段 读上去怎么都有点跳大神的意味 却在年老回望之时写道 “甚至觉得这是难得的体验” “更多地反省自己的骄傲自满” 可是这温厚的文风啊 明明在多次十番赛中击败强劲对手 继而成为当代第一人十五年有余 也只是淡淡的一句“一贯全力以赴地下棋 问心无愧”
若干年前读过旧版。新版前置大量照片,相当不错。重读一遍最大的感触还是吴老此生百年,未能看到阿尔法狗便驾鹤西去,而阿尔法狗的若干招法又是与吴老推崇的二十一世纪围棋暗合…很是遗憾…
已购。封面上的吴清源实在太帅了!行文清朗~从四五岁背四书五经到昭和棋圣的道路,果然身为天才的基本功就是过目不忘~字里行间常有当时中日历史的一些小细节,如小彩蛋~此外,除了围棋,吴在自传了还花了不少笔墨写他信仰的那个红万字会,提及就有些神神叨叨~
看相片时,觉得老先生执棋长考的模样简直像个寂然入定的年轻僧侣;而看NHK的纪录片时,惊讶地发现老先生的十指纤细如同少女,声音宁静若含轻愁。由此,我对川端康成在《名人》中对老先生的描述——“六年前的那个时候,他身穿藏青底白碎花纹的筒袖和服,手指修长,脖颈白皙,使人感到他具有高贵少女的睿智和哀愁,如今又加上少僧般的高贵品格。从耳朵到脸型,都是一副高贵相。过去从未有人给我留下这样天才的鲜明印象。”——感到难以置信的贴切与佩服。老先生是见字不如见面的人,我从中深切地感受到生命劫争的某种吊诡。然而,“对于棋士来说,对手就是盘面上的棋子,只要棋子还在盘面上,便浑然不觉对方的状况。”塞翁失马,岂知天定。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徐浩峰说的对,这书满是奇闻逸事,就是为了满足我这种俗人而写的
空如镜。
一直记得中学时候看过中的精神,那时候以为是吴大师的唯一传记,后来有看到这本,最近抽空看完。这几年看过好几本棋手的传记,每一本都道出每个伟大棋手的波折棋路。这本书写得很真实,民国时期的名门望族,再到新布局时代的朝气青年,再到十番棋无敌的传说,每个阶段都写,不详细,但是真切的细节让人通透事件的关键,是一本好书,这是不是善于总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棋上也是如此。在对国籍问题的认识虽然还是没有变化,但重新审视问题,那个时期吴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另外,吴大师的棋是经过道的洗礼,棋如人生,不管中日的很多经典作品都不断阐述世界的道理,这些运用于棋可能也是有道理的。这些对于现代的棋手却是不适用,因为现在的暴力围棋和对局量已经可以涵盖这些锻炼。
大历史下的天才,一生绵长却也是沉浮反复。几个大的切面:年幼东渡的苦楚与幸运,战时的苦难与宗教沉迷,连续十五年的十番棋决战….其间看到历史上的那么多人物,段祺瑞,溥仪,川端康成等等,惊叹!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