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朝鲜战争的封面

朝鲜战争

[美]约瑟夫·古尔登

出版时间

2017-08-01

ISBN

9787559604477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来自“五角大楼加密文件”的朝鲜战争真相!

★上世纪90年代“内部发行”图书,军史研究权威著作

★20多年后公开出版,原班译者重新校订,增补文字逾5万字

★全景式写法,提供了政治、战略、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

★流畅易读,精彩纷呈,像故事书一样好看的军事史

★精装典藏版 全新上市,更完美的阅读体验

★文化名人刘苏里推荐,“这是近十几年来,有关朝鲜战争中文公开出版物中难得的可读文献,于中国大陆读者来说,此书的每一页,几乎都可称为未曾透露的真相”。

===================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是一部研究朝鲜战争的全面又精彩的综合性著作。美国著名政治作家约瑟夫·古尔登充分利用1970年代末开始解密的有关朝战的官方档案,收集到美国政府重要决策所依赖的原始情报数据,此后四年间采访众多当事者和知情人,经过精准梳理和敏锐把握,完成了这部内幕之作。而这批“五角大楼朝战文件”资料已经被小布什政府重新加密,这使得本书所揭示的真相更为难得可贵。

本书循着战争决策和实施的主线,从党派政治、国际关系、军事战略、战役以至战术等角度,详尽地描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的起因、背景、发展和结局,全景式地再现了美国政方和军方决策和作战的真实进程。

书中更有很多美国最高决策当局的内幕情节,着力刻画了诸多军政要员的独特性情和手段,如杜鲁门的固执轻率、艾奇逊的聪明傲慢、麦克阿瑟的乖戾戏剧化等,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向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美国军事政治决策出台、运行的极佳视窗,以及理解政治、战略和战场“互动”的全新视角,极具可读性和启示性。

===================

古尔登的大书,是近十几年来有关朝鲜战争中文公开出版物难得的可读文献。它记述了南北朝鲜两个政权产生的历史大背景,斯大林苏俄的算计,中美(联合国)交恶的起源,关键战役的来龙去脉……着墨最多的,是美国有关朝鲜战争的决策和停战和谈的极尽详细的内幕。作品提供了一次检讨朝鲜战争之于中国的经验和教训的机会,多了一个做历史-政治审视的视角。书中披露美国军政两界对待与中国新政权兵戎相见的态度,尤其值得关注。于中国大陆读者,此书的每一页,几乎都可称为“未曾透露的真相”。——万圣书园创始人 刘苏里

目录
Part.1 鲸斗殃虾 001
Part.2 战争爆发 045
Part.3 “警察行动” 092
Part.4 炫耀武力 120
Part.5 先斩后奏 14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前因后果,巨细靡遗,印象最深得反而是开篇李承晚的发家史,和后期麦克阿瑟的崩盘史…最后,中国好亏…
真没想到,北朝鲜入侵一两天后就有180多名南朝鲜志愿者发动自杀式袭击以阻滞北朝鲜装甲部队
记述历史永远不应该采取“辉格式历史”(Whiggish history)的叙事方式,只从历史中撷取对自己有利的影响,而刻意忽略其真实的肇因,这才是对历史的背叛。我们今天在缅怀70年前那场韩战,不仅仅需要悼念为了国家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近20万年轻生命,更要清楚是谁为了一己私欲悍然发动入侵战争,其实更有可能在另一种历史语境下抗美援朝变成了抗朝援韩。 请记住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军人数字197653,它的计数单位是人,而更让人惋惜的是这其中99%的人没有留下后代,比遗忘更可怕的是辉格式历史叙事。
资料详细,从美国各方的角度评述了朝鲜战争。 限于年代和视角,书四星半,译后记值五星。 伟大的中国军人,保家卫国,永垂不朽。
看完金刚川之后随手在Kindle上找了本免费的读了读,八卦角度的感受:李承晚实在太挫,动不动就逃跑算什么事儿;麦克阿瑟不喜欢,自负直男,平时不听任何人的劝,出了事情就会在别人身上找理由;各色美国proud boys:如果说北边的士兵是被洗脑,至少是在替自己的民族打仗,这么多美国人不远万里来送命,图什么呢…总体这书还是挺好看的,理解了当时的很多决策和博弈过程,但没意思的点是翻译的时候估计删减过了吧,基本没有对zg人物的评价。
1.这是一本写于战后却仍以为志愿军总司令是林彪的书; 2.作者对麦克阿瑟有很大的意见,对麦克阿瑟的轻蔑肉眼可见; 3.作者笔下的美国军人80%有“手撕鬼子”的本事; 4.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不听华盛顿的,史密斯不听麦克阿瑟的,空军上将不听史密斯的,作者感叹不听话的人拯救了军人的生命(军人不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5.看到第一句的时候就应该走掉别在这本书上浪费时间。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的核心信息来源是亲历者访谈,而本书的则是解密文件,因此信息相对更准确些,并且本书作者的视角更广,融合了相关政治背景和历史缘由。全书重点讲了美方决策层的讨论、个别战斗以及和谈博弈的细节,但对战争整体过程没介绍得太清楚,所以显得主线有点不清晰。要指出来的是,作者的西方中心意识以及对中苏的鄙夷仇视态度影响了他还原历史的真实度。 联想到眼下的俄乌战争,且不论各方的过错比例,美国则总是起很坏作用的,但又总是装成大圣母的样子。
和寒冷的冬天或其它朝鲜战争纪录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本书更多的是从当时美国政府或者说高层的视角去纪录,对战术细节纪录的很少,对战场的纪录不多,特别是在中国人介入以后,除了长津湖,其它战役几乎没有提到;正因为此,后半部几乎成了麦克阿瑟与杜鲁门的斗争史,朝鲜战场本身变成了配角,是不是太自我中心了?战场上那么多进攻防御生存死亡对作者来说只是谈判的砝码吧;作者的反共倾向也很明显,战俘遣返的描述中,那么高比例的志愿军战俘要求去台湾,与常理不合,美国人没在当中耍花样?(大凡战俘不是应该希望回家与亲人团聚吗?跑到无依无靠、有敌意的小岛去干嘛)这本书并不是出自客观立场,可能可以作为一本参考文献,毕竟大部分美军史料来源于曾经的文献,但想全面了解这场战争,不足之处太明显。
看到下半本看不下去了,角度偏颇,言辞有失公允,叙述唠叨。尤其是战场的描写,简直是个三流小说家的口吻。好处是能从战争中对方的角度来了解事件相对完整的面貌,历史就是这样,没什么真相。
太西方化,西方学者不都是以客观著称嘛?可在历史方面,他们却这么偏颇,从对中国的各种不敬的用词上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西方视角。书籍过一半才出现中国志愿军的身影,全书仅三次提到彭德怀,然后就是各种中国士兵的死尸,以及英勇的联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