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对冲之王(经典版)的封面

对冲之王(经典版)

(美)詹姆斯· 欧文· 韦瑟罗尔(James Owen Weatherall)

出版时间

2017-07-09

ISBN

9787559605405

评分

★★★★★

标签

金融

书籍介绍

 如果有人问你,谁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投资大师?我们多数人可能会回答:沃伦·巴菲特。但是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不是巴菲特,也不是索罗斯或格罗斯,而是一个你我可能都没有听过名字的家伙,他叫西蒙斯。这位数学创办了大奖章基金,十年之内增长将近25倍,每年平均收益率高达40%,而且就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2008年,大奖章基金仍净赚80%。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本书为你权威揭秘。

 华尔街如今越来越离不开物理学家,离不开各种复杂和神秘的金融模型。但是,到底谁是第一个将量化投资和数理模型引入华尔街的第一人呢?你一定知道萨缪尔森对经济学的贡献,但是本书的第一个人物,是让萨缪尔森仰止的人——他就是巴施里耶。他对金融的贡献,可以与牛顿对力学的贡献相媲美。他提出的随机游走假说,是有效市场理论的基础,而把市场看成超级大赌场,更是源于他的伟大思想。

 从巴施里耶到奥斯本,从索普到布莱克,从索内特到帕卡德,也许你并不是很熟悉这些人的名字,但是你一定会惊叹于他们的研究成果。从生物学的三文鱼问题到地质学的地震研究,再到轮盘赌与混沌理论,他们将各种理论运用于金融市场,从而丰富了量化投资的理论基础,拓宽了研究视角,得出了让人惊叹的一系列结论。

 未来的金融市场的走势究竟会怎样?量化投资和对冲基金到底路在何方?我们如何避免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到底谁该为金融危机负责?金融领域呼吁更大规模的扩学科研究,需要用更宽广的视角研究这一负复杂的问题。也许,经济学需要一场新的“曼哈顿计划”。

目录
引言 对冲之王,西蒙斯之谜
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资金管理者并不是沃伦·巴菲特。当然,也不是乔治·索罗斯或比尔·格罗斯。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资金管理者可能是一个你从未听说过的人——除非你也是一位物理学家。
西蒙斯、文艺复兴科技公司与大奖章基金
世界上最早的期权合约
黑色星期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Louis Bachelier:随机游走模型,股价遵循正态分布;osborne:股价不遵循正态分布,投资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Mandelbrot:分形理论;索普:delta对冲;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nonlinear dynamics and chaos - James doyne farmer , norman Packard;Sornette: log-periodic pattern, Dragon King; guage theory 规范理论
也是一种美 perfect life
交代了近代量化起源的前因后果,条理清晰,娓娓道来。从随机游走模型开始,到期权定价模型,各个理论诞生的背景,学习到了许多新名词,照着这些理论顺藤摸瓜应该基本能在量化上入个门。但不一定能保证赚到钱。还有那些物理学家相关的事迹也很有趣。登月计划催生了一堆物理学家,航天竞赛结束后大量物理学家不好就业,就跑去华尔街,将物理上学到的理论套用到金融上,结果居然有点效果,也是神奇。
无甚收获
为了了解文艺复兴基金而读的这本书,然而在这本300页的书的第260页才第一次出现了西蒙斯和文艺复兴的名字并一笔带过,但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随机游走及其相关理论在金融市场的应用,读完虽然仍然不知道文艺复兴是如何做到如此成功的,但有似乎模糊地理解他们是如何成功的。非常值得读,可以说是我今年读过的最有趣的书了。
这本书讲了很多故事。 从最原始的赌博到古典概率,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到量化分析,从爱德华索普到詹姆斯西蒙斯 可以看出这些故事背后都有一本书,都有几本书。作者做的是把这些内容串了起来。 但是难能可贵的是,把这些内容串起来,居然能串的这么好。
从某种角度而言只是在讲述那些从事于hedgefund的物理学家的所谓传奇故事罢了。作为金融学习者我几乎没有在书中找到任何可以共鸣或者兴奋的点,除了引入了一些浅尝辄止的理论和公式以外。整本书让我觉得很不好读,越读越失去读的兴致。可能能让一些门外汉觉得这些故事很传奇能成为日后的一些谈资,但对于我而言几乎没有多少收获,有些浪费时间的意味。个人观点,不喜欢勿喷。
本书描绘了数理金融学和量化投资研究和发展的前世今生。对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说,风险是可以预测的,对风险的恐惧源于自身技术的停滞不前和对混沌的错误认知。
作者讲述了100年来,从巴施里耶提出的股价正态分布,到随机游走,到对微肥分布的分歧,对极端市场的预测等等,至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系列量化的发展史。面对迷人又看似毫无规律的金融市场,无数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都试图总结出背后的公式,从而对市场进行预测。 跨学科的思维模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敏锐又大胆的人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甚至从索普开始已经有真实的利润得以兑现。 但是另一方面,模型和真实市场又是螺旋演进,经济学的模型或许永远不可能实现如物理学般的规范场大一统,因为人性无法量化。而模型本身是一个中性的事物,取决于人们如何使用之。或许这就是经济学和物理学数学的最大区别,因为有人性这一变量参入其中。 虽然我们无法得到一个终极公式,但是找到一个尽可能拟合好以往数据的公式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
啊,一开始的确是津津有味,但是到了最后一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杨-米尔斯理论之后,我就陷入了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是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看什么的迷茫之中……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