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蓝色小药丸的封面

蓝色小药丸

[瑞士] 弗雷德里克·佩特斯

出版时间

2017-11-01

ISBN

9787559609519

评分

★★★★★
书籍介绍

假如有一天,与HIV携带者相爱

作者亲身经历改编,13个国家出版

重启人生,爱是唯一的救赎

....................

※编辑推荐※

你为什么爱我?

因为当你穿过人行道时,就像在和整条街做爱;因为每天早晨醒来的你,闻起来就像热腾腾的羊角面包。

因为和你 在一起我很开心。

因为你让我笑。

因为你尊重我,还不招我烦。

因为你鼓励我,你很聪明,也很诚实。

因为我喜欢你的眼睛、你的屁股;喜欢抚摸你的下巴和脖子;喜欢你皮肤的味道、你的小肚子、你粗糙的手、你眉毛的弧度。

因为你是唯一让我认真对待的人。因为你大胆又豪放、强大又脆弱。

因为你会思考,你让我向往一个理想的世界。

因为你让我觉得我是个好人。

因为,跟你想的相反,你是我认识的所有人中最懂得生活的。

☆这本该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爱情故事,但当卡蒂说出那句“我是HIV携带者,我的儿子也是”时,平凡的爱情童话瞬间从幸福的云端跌落到冰冷的地面。面对需要终生服用蓝色小药丸的母子两人,“我”的爱情和生活要以怎样的方式继续?

☆本书关注“HIV携带者”(HIV感染的最后阶段才是AIDS,AIDS是一种综合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这个特殊群体,这在国内文学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它以作者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展现了在绝症的阴影下,人们如何相爱、相守,感人至深。

☆非常难能可贵的是,故事并没有走“可想而知”的悲情路线,也丝毫不见社会舆论的陈词滥调和耸人听闻的狗血剧情。相反,它以清新、平和的笔触讲述了一个从未放弃生活、从未放弃爱的故事,哀而不伤,是献给所有遇到困难的人的一剂良药。

☆本书真实呈现了艾滋病从治疗和社会层面上对患者精神的折磨,深刻探讨了“我”作为未患病的伴侣,内心经历的激烈斗争和痛苦煎熬,字里行间带有浓浓的人文主义关怀,同时富有教育意义。

☆本书画风非常有特点,作者放弃了与一般浪漫爱情故事相符的唯美风格,转而运用了现实与抽象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意在让读者感受疾病的可怕、现实的残酷,同时也传达出这样的意味:现实不那么美好,但和这种不美好同样真实的,是我们的爱。

☆本书故事情节推进方式很特别:作者用从自己日记中摘录的话开启对一个个生活片段的回忆,给读者以娓娓道来的讲述感。这也使得全书丝毫没有流水账似的记叙,而是只将影响故事走向的、引发思考的情节展示出来,有一种不疾不徐的节奏感。

☆同名改编电影于2014年在法国上映,观众反响热烈,成为一时热议话题。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自传性质的作品,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爱人卡蒂从相遇、相知、相爱,到同居并共同抚养子女的点点滴滴。而与一般爱情故事不同的是,卡蒂从恋爱之初就告诉“我”:她是一名HIV携带者,她和前夫的儿子也是……

虽然前路困难重重,但二人还是凭借着对彼此矢志不渝的爱,克服了种种心理难关,摸索到了安全的相处模式,始终没有松开彼此的手。

作品虽然主题沉重,但哀而不伤,在清新、浪漫、感人的同时富有教育意义、引人深思。

.....................

※获奖记录※

2001年 日内瓦市青年漫画奖

2002年 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官方选择奖”提名

2002年 克拉科夫法国文化协会“安古兰最佳法语漫画奖”

.....................

※名人推荐※

佩特斯选择以一种平和的、举重若轻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是因为他想呈现的只是一个真实而平凡的普通人的爱情故事,里面没有英雄、没有法官、没有榜样,更不存在殉道者。他用朴实无华的画面过滤了一切过于煽情的表达,用无可辩驳的诚恳避免了各种惊世骇俗的假象。由此而达到的令人震撼的效果是真实而持久的,即使已经合上书很长时间,人们依然沉浸在感动的漩涡中。

——蒂埃里•贝勒弗鲁瓦(比利时作家、记者、漫画编剧)

用户评论
一部能让我感同身受而不只是以旁观者身份远远观望的作品。作者让我在短短的200页里切身感受到了他们的恐惧、成长直至自信健康地继续生活全历程。我有位认识多年的好朋友也是HIV携带者。这没有改变什么,我们依旧没心没肺继续着友谊。这本书深化了我对这个事实的感知,我想未来我会做得更好。
“疾病可能是你最不幸的厄运,同时也是你最佳的机会,或许它能让你睁开眼睛,看到最重要的事。”这是“疾病”这个机会可能带来的最大的积极作用,HIV感染者也好、其它的什么重病也罢,甚至所有的“困境”都蕴藏着这样的“机会”。 而《蓝色小药丸》这本记录作者一家与HIV病毒“相处”的书,对健康的普通人来说,更像是一盏小小的灯塔,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也有一种指引希望的力量。
各种意义上都是个奇迹式的故事。漫画家跟离异有孩女士(母子皆是艾滋病毒携带者)不仅相爱了,且克服种种心理和现实危机,拥有了十几年幸福的婚姻,最终的访谈告诉大家:这种幸福还在持续,甚至病毒也在母子二人的血液里慢慢消失。最大的厄运里含有最佳的机会,有人说:这是鸡汤;有人说:这就是我。
这本非常好,很喜欢(之前看过台版)
男主换成任何一个中国人,读这本书都会让我觉得虚假。实用主义的中国人一定没法理解,男主选择一个HIV携带者做伴侣到底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轻易即可摆脱身陷的恐惧与焦虑,中国人一定立即扔掉爱情。男主纠结那么多的问题,却从来没纠结过中国人最纠结的“值不值得”。他只是觉得遇到了一个人,她早上醒来闻起来像热腾腾的羊角面包,人生观是诗学主义的。但实用主义的我们没有比他们过得更开心。另:对异端人生的陪伴才是最深情的告白。陪高圆圆你好意思说自己深情?
昨天看了《花束般的恋爱》,今天看了《蓝色小药丸》,前者8.7倒也不必,后者8.9还是可以
挺好看的。对艾滋病了解多一点了。里面也有很多小句子触动人。
更加加深我对HIV的认识,科学万岁!!!他们不需要同情甚至不友好的厌恶,而是尊重和认识
梦境的猛马象对话妙不可言
消除对艾滋、乙肝、抑郁等等病症的成见,拥抱更广阔的世界吧。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