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希特勒的试毒者的封面

希特勒的试毒者

(意)罗塞拉·波斯托里诺

出版时间

2019-05-31

ISBN

9787559630261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战争面前,没有人是幸存者。

2018年意大利坎皮耶罗文学奖获奖作品。

版权售出英、美、法等22国,力压斯蒂芬·金、肯·福莱特,雄踞法国畅销榜18周。

-

【编辑推荐】

◎2018年坎皮耶罗文学奖获奖作品

一经问世便引爆全球,意大利国内狂销20万册。

作者作品首次走出欧 洲,打开英语文学市场。引起国际关注,入选多项文学奖项终选名单。

获得《纽约时报书评》《嘉人》《赫芬顿邮报》等多家媒体重磅推荐,版权销售至22国,卢米埃重金购得电影版权。

◎在死亡的阴影下探寻复杂的人性

她不是纳粹,却一日三次,日复一日地,拯救希特勒的性命。处在监视和死亡的阴影下,女性的秘密和友谊交织在一起,每个人都在与邪恶、内疚,以及生存的本能争斗。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作者用细腻、有力的笔触揭开一段尘封的残酷历史,反思战争与人类灵魂的复杂性。在战争面前,没有人是幸存者。

作者这样描述这个故事,“罗莎是受害者,同时,也是一个罪人。这正是历史和人性困境的迷人、复杂与伟大之处。她活下来了,却也只是活着而已——因为她时刻身处囚笼。”

-

【内容简介】

1943年,罗莎跟随丈夫来到他生活的小村庄,恰逢希特勒需要食物试毒者,以防止被谋害。在村长的推荐下,她成为了十多个食物试毒者中的一名。在封闭的环境和狱卒的监视下,十名年轻女子形成了联盟,秘密契约和友谊交织在一起。

作者由希特勒的最后一位试毒员玛格特·沃尔克的真实故事得到启发,讲述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她用有力的笔触探寻了人类灵魂的复杂性,一段暴力又脆弱的历史,以及人在强压下强烈的求生欲望。

罗塞拉·波斯托里诺,1978年出生,意大利天才女作家。

2009年出版小说《我们失去了上帝的夏天》,获得当年的Benedetto Croce大奖和评委会特别奖。《希特勒的试毒者》一经出版,便引爆全球,雄踞法国畅销榜18周,荣获2018年意大利坎皮耶罗文学奖。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用户评论
罗莎有一种奇怪的在战争时期衍生的冷幽默。结尾她和丈夫的那段对话让人泪崩。首尾的两顿饭相呼应,读完后后劲有点大。查资料才发现原来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改编的小说。
(2019.104)首尾呼应的地方的确让人产生了一种一晃很多年就这样过去了的感受,最遗憾的不是昔日的患难友人早在战争结束后就各奔东西,也不是曾经缠绵不已的丈夫在战争中失踪后再也没有机会和妻子相见只能重组家庭,而是罗莎·绍尔与格雷戈尔再次相见时,罗莎有苦说不出却被深爱的人误解为一直封闭自我关系逐渐疏远。
比较失望,拍成电影或许有的看?
装帧满意。被女主反复的自我诘问搞得头疼,然而战争就是如此,惶惶不可终日。
基于真实故事的改编。改编情节的高光时刻是:当世上只剩自己的时候,能从什么地方获得些慰藉便都可以,哪怕是党卫军的中尉。
“我再也不想给不会回信的人写信了”深夜落泪
这本当时没买纸书,是在豆阅看了电子版。整个小说非常意大利,非常喜欢,没想到今天聊另一本书的时候又说起这本哈哈哈~ “我突然清楚地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容不下那个在合唱团唱歌的小女孩了……也再没有那个忙得焦头烂额的秘书了,现在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因为战争而一夜变老的女人,这一切的命运已在她的血液里写就。”
不知是情节节奏太慢还是我中间读的太慢(读了两个月),总觉得这故事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非常平常。实际上也许只是因为我男性的视角。如果从女性的角度来读,感受大概会深刻很多。不管怎么说,战争即使没有把一个人毁掉,也会让他变成另一个连自己都觉得陌生的人。要活下去有时只有靠彻底忘掉自己是人,有时则正相反,在恐惧中会突然发现自己仍然拥有人的情感需求。人类的怜悯从来都不可能惠及整个世界,正因为如此,战争时比和平时期更加残酷。女主人公保住了生命,却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内疚和羞耻。
感觉没有太多的感觉。且怎么压过的肯福莱特?第二部分到第三部分跳的有点大啊。这爱情故事有点太离奇。也许没理解意大利人的爱情观。但是爱情不是世界统一的吗?最后,如果没有战争多好。世界和平
我已经很久没这样哭过了 所有人都在时代的裹挟中 不可避免的松开了握着别人的手 没有一个人犯了错 亦或者大家都有错 没有出乎意料的转折 只有缓慢的平静的分离崩析 这个故事里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