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金色麦田的封面

金色麦田

葵田谷

出版时间

2019-06-30

ISBN

9787559631374

评分

★★★★★
书籍介绍

《金色麦田》共收录四篇构思奇特的小说,以悬疑推理为壳,题材包罗万象。有最亲密的人之间光怪陆离的执念和杀机,有执法者坚执的正义和绝地反击的快意恩仇,有让人心灵激荡热泪盈眶的血脉亲情,也有一群被命运之绳捆绑的人无怨无悔倾尽全部的献身。每一篇都曲折至极,又直击灵魂。作者对技法的运用精准如尺,对纷繁的人世看似冷静超然,实质恨得深沉,也爱得深沉。

《她的死》

人气女作家朱凤儿被勒毙家中,最大的嫌疑人却身具不在场证明。年轻警察杜学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解诡计,将凶手逮捕归案。然而,迷局至此才刚刚开启。杜学弧谢绝鲜花和掌声,一路追寻凶手和死者的人生轨迹,才发现诡计坐落它处。凶手因何手执屠刀,死者因何命送黄泉,横跨16年的爱与恨,原来一切具为颠倒的镜像。

《假面》

雨夜,6名男女聚集在深山别墅,以扮演故事里的英雄角色为戏。1名持枪劫匪突然闯入,华美的山庄变成无路可逃的笼牢。被困的人质各怀执念,其中甚至暗藏内鬼。漆黑密闭的舞台上,人质、劫匪、内鬼交缠搏斗,有人赢得生机,有人横死当场,但一切仅仅是局中之局的开端。

在这场夜宴里,究竟谁是主、谁是客?谁是头戴假面的凶手?谁是被狙击的目标?困在高墙之中的7个人,一边相互猜忌,一边努力拼凑真相,却发现真相跳转到另一宗命案之上。

《名字》

两个儿子双双跌落工地竖井,在艰难的选择中,黄绢将长子的心脏放入次子胸间。没想到,弟弟的躯体却带着哥哥的灵魂醒来。

各种早有预料和始料未及的矛盾接踵降临。母与子在冲突和温暖中相依生活了15年,迷雾和回忆则跨越了30年。直至他们各自找到最美好的救赎和归宿。

《真相》

2055年3月10日,城郊荒废木屋里发现一具失去眼球的过期克隆体,其本尊却遍寻不着。本尊的前妻花静子和残疾儿子相依为命,举证前夫在多年前已神秘失踪。

疯狂科学家金民15年前离职隐身,在地下实验室秘密开展罪恶的人体试验。警方直捣巢穴,骇然发现7具尸骸,才惊觉正在追查是一宗匪夷所思的连环命案。

老派警长罗伊抽丝剥茧,原来一切的根源都埋藏在15年前。

金民究竟做了什么?

目录
她的死 —— 动机杀人 1
名 字 —— 私密的情感 59
假 面 —— 别墅“杀人”事件 131
真 相 —— 极致的献身 267
用户评论
犹豫再三给出了三星的评价。 这本书从去年七月一直读,中途换了工作单位,忙了起来,然后这本书就跨个年。 整本书里,《她的死》和《名字》非常惊艳,虽然模仿日系的味道很浓重,作者的文笔也不算无可挑剔,但是能看出颇花了一番心思,反转、情感铺设都很用心。 第三篇《假面》开始走下坡路,结局让我很摸不着头绪,以至于阅读热情大大降低。 到了第四篇,交叉了科幻题材,格局做得很大,可冗长地介绍世界观使阅读快感进一步拉低,同时人物形象也不够突出,人物间的对话味同嚼蜡。这里我暂时只表明个人态度,因为我对科幻确实不怎么感兴趣。 综上,前两篇给我的惊艳被后两篇冲抵,之所以没打更低的分还是出于对前两篇的喜欢。建议作者不要盲目急进,刻意尝试多种风格,还是先把自己擅长的领域树立起来,再慢慢尝试转型。
看了第一个故事,实在看不下去了,如果说作者是模仿日系推理的结构/创意/手法等等作为自己的推理创作起步,还能勉强理解,但连文风和人物逻辑都与日本推理小说完全一致的话,为什么还要写成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把中国人名拿掉,拿给任意一个人看都会以为是日本小说的译作,内在的人物行为逻辑和外在的语言风格完全是日本化的,故事发生的舞台实际上被无视,导致整个故事根本缺乏现实层面的说服力,这不是“拙劣的模仿”,而是得意忘形的无知临摹。多看了几本推理,好似对各种诡计烂熟于心,并不代表就能动手写书了,劝作者少买点水军,也别去辛辛苦苦翻找临摹的蓝本了,多留心身边的人到底是怎么说话的,多研究翻拍日本电影的各种车祸现场,就知道这样硬凑出来的故事有多愚蠢了。
“真相”篇对读者太不友好了。如果说精彩的推理小说比如嫌疑人X是拐四个弯,那这篇却拐了七八个弯,拐到第五个弯时,读者已经糊涂了,看到最后的感觉已变成爱咋咋地,看看结局就行,结果结局也看不大懂。
仅试读了《她的死》——其实可以打两星,但由于作者蹭热度还要立牌坊这种颇具挑衅和嫑脸的宣传影响,必须扣一星。 “模仿”《恶意》,但选择的是不讨喜的投机取巧途径,照搬人家的骨干,只是换了一个故事,一个卖点全放在动机的故事。故事本身不算独有新意,只是刚好从“那处”拿来好的血肉嵌合在“此处”好的骨架上。而这个动机,说服力欠缺。只是从丈夫视角叙说妻子的恶行,难令我感受妻子多年来心理的变化,很多行为都与常理矛盾。极端病态的背后,作者提供不了前因解释,只是给我一种“她很坏”如此表面的印象,却无共鸣。所以妻子这一人设,自然就成了作者纯粹为了引出动机而安排的符号,显得因果颠倒。 此外,笔力非常弱!较违和的节奏和粗糙的行文造成阅读疲乏感,作者文字几乎是没有力量的,平铺直叙,毫无小说应有的技巧修饰,过渡敷衍得很。
名字这篇的文学性挺强,虽然很多动机勉强但我还是感动到了。其他几篇靠反转和复杂的叙事有点糊弄之嫌,细想之下并没有很惊艳的诡计。
模仿痕迹过于明显了
文笔好差,几乎到了让人读不下去的程度,案件的设置和推进也在全篇模仿东野圭吾吧,很没意思。
如果不是最后一个故事、可以给五星的。最后一个太超前了
只喜欢第一篇
看过这本书却忘的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