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日本侘寂的封面

日本侘寂

[日] 大西克礼

出版时间

2019-09-01

ISBN

9787559635181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生活的美学价值。而《日本侘寂》一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奥秘。它通过阐述“侘寂”这一概念,引导我们学会欣赏生活中的宁静与简朴,感受自然与精神层面的和谐。在书中,我们不仅能了解到日本俳句、茶道等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简介
大西克礼,1888-1959,日本现代美学大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致力于美学、艺术学研究与哲学著作翻译。他译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著有《美学原论》《现代美学的问题》《幽玄与物哀》《东洋的艺术精神》等,为日本学院派美学的确立者暨代表人物。译者王向远,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东方文学、日本文学、中日关系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推荐理由
《日本侘寂》深入探讨了日本独特的审美哲学,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揭示了“侘寂”这一美学概念的内涵及其在日本文学、艺术和生活中的体现。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对日本文化的深刻理解,还展示了如何通过审美体验来提升生活的品质。对于那些对日本文化、美学哲学或生活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既丰富又启发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日本文化、美学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日本文学、艺术和生活方式的读者
追求生活品质、关注内心修养的个人成长者
以及对审美哲学、生活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导读 禅茶之味,风雅之“寂”
风雅之“寂”
一 “侘”与“寂”:日本独有的审美概念
二 “侘”是优美之心
三 安住于“寂”中,悠游“虚实”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侘寂”(wabi sabi ),日本文化与设计的原点思维,一个时髦得要死的词,一个几乎被封圣的美学概念,所有日本文化迷都爱它,但它玄之又玄。什么是“侘寂及其所创造的”呢?是原研哉,是杉本博司,是MUJI和Twitter。但"是什么创造了侘寂”呢——是茶道与俳句。本书会带着你回到“侘寂”的原点,两个古老的源头:从千休利的“一期一会”,到松尾芭蕉的“风雅之心”,从词源开始,从策源地开始,从虚无之美的尽头开始,理解“侘寂”是什么。
侘寂和魏晋时代的玄学有一拼,特别难解的概念。作者(和译者)用尽可能清晰明了的方式做了阐释。书的装帧设计很简单舒服。
3.5;半星给精致优雅、契合文本的装帧;半星给译者及其导读,甚至觉得比正文更好看,这句“就审美而言,对任何事物的偏执、入魔、痴迷,都只是宗教性状态,而不是审美状态。”简直击中我心,大西克礼的论述相当繁复晦涩(牵扯太多概念,枝蔓丛生),但译文至此甚是欣慰。近年流行的「侘寂」显然已成某种标签,作者从词源学溯源,从字形声义多方考据其精神状态、生活趣味和审美态度,茶道美学之“侘”与俳句美学之“寂”合璧为一派苍劲幽玄、简淡素朴之境。第四章《流动之时间,恒常之美》最有料——“寂”在空间上具有幽闭收缩之意,时间上有沉淀落定之味;在流动不息的生命体验烛照下隐含着万古不易。后半本更富趣味,松尾芭蕉和弟子以及同期俳句大家的文论,可视作对“寂”的具体解释与实地演绎。
前半本美学(不成功)论文,后半本文学(一般般)集子。既是个内容又是个手法还想是个境界,最终导致的就是概念太大以至于概念无用。(收获是正视了一下美学)
侘び寂び 听起来那么玄 但事实上又可以在身边任何角落找到 只要有一颗风雅优美之心(这次来蒙古 按理说和侘寂相差十万八千里远 但我觉得自己仿佛感受到了 在西伯利亚火车上 在茫茫草原的马背上 在幽微光影的帐篷里
寂静啊,蝉声渗入青岩里。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概念是他临时造的……
翻来覆去翻来覆去,越读越没劲。
电子版。跳读。最近烦躁,不能静心读。研究古典和俳句的时候可以再细读下,或许还可以配合日本语那本一起读下。很多细节适合写轻小说用
侘不仅指独处时消受孤寂 也指在人际交往中仍能感受并且享受孤寂 此时最后一章节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