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伪装的艺术的封面

伪装的艺术

[美] 本·雅格达

出版时间

2020-03-31

ISBN

9787559635853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当今社会,自传和回忆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们不仅记录了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还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伪装的艺术》一书深入探讨了这一文学形式的多面性,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故事和反思的世界。然而,自传和回忆录中的真相与虚构如何辨别?记忆的局限性如何影响叙述的真实性?这些问题在书中得到了深入探讨。
作者简介
本·雅格达是一位出生于1954年的美国文化评论家。他在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接受教育,并在特拉华大学担任新闻学教授直至退休。他著有《关于城市:〈纽约客〉与它所构建的世界》和《逮到一个形容词就消灭了它》等作品,并在《纽约时报书评》、《新闻周刊》、《滚石》等媒体发表文章。目前,他居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推荐理由
《伪装的艺术》这本书通过深入剖析自传和回忆录的发展历程、写作现状和争议,揭示了这一文学形式的真实性、多样性和社会影响。它不仅探讨了回忆录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演变,还揭示了作者记忆的局限性、虚构与真实的界限以及自传写作中的道德问题。对于那些对文学、自传写作、记忆研究或社会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引人入胜且富有启发性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文学和自传写作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记忆、真实性与虚构性关系的学者
想要了解自传和回忆录发展历程的文学爱好者
对个人成长和社会文化现象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目录
前言:以定义的方式
第一章 回忆录的世界:2007年
第二章 回忆录的起源
第三章 属于我们的自传时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们不能忽视本·雅格达在这本书中的辩证立场,虽然这悄悄掩藏在他锋利异常的叙事当中。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对“回忆录”的研究已成为文化研究和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雅格达成功展现了宏大的“回忆录”历史,这样规模的梳理和分析,是一次很难得的研究经历。而在更深层次,本·雅格达一方面在不留情面地如实记录如今“回忆录”的泛滥——不管是谁都要“回忆”一把,很多文学研究者都将回忆录的泛滥视为文学商品化的象征。而在另一方面,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本·雅格达在全书四分之三之后悄悄流露出的情绪,他认为虽然伪装成为了一种艺术,造假成为了某种潮流,但是回忆录依然具备“照亮苦难,揭露恶行”的先天基因。“回忆录”仿佛是一把利剑,关键在于人类自己如何去辨别它和使用它,而这也许正是“回忆录”自身的魅力所在。
想起了曾经的专业课Life Narratives, 人那点事啊,既想捂着,又要公之于众,千百年没变过。关于回忆录从维多利亚时期往后的梳理比较有意思。
选题颇为有趣的文论作品,探讨了诸多西方传记文学出版史的若干理论及其八卦。作者用Memoir & Autobiography两个词区分回忆录和自传的创作意图,因为记忆具有局限性,故而两者都存有一定的虚构性,多用于表达某一事件或某段人生经历的回忆录虚构更多。自传主要是个人价值观的展现,人生经历中与个体最终价值观相悖的部分,作者也会隐去甚至虚构,但总而言之回忆录由于其碎片化的特征,创造出更多门类的文学创作,使得其成为出版界畅销书领域经久不衰的创作类型。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作者首先吐槽了今天美国的回忆录,不仅多如牛毛,而且什么都能写,什么都敢写。接下来,他为我们梳理了回忆录发展的历史,找到了回忆录叙事的几种模式。最后,他探讨了一个问题,既然回忆录不那么可信,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回忆录呢?还是回到前面提到的,记忆和真相的关系,既然回忆录记录的不是真相,是记忆,那我们通过回忆录要观察的,也就不是真相,而是记忆。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构建自我的素材,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理解自己?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体现在发生过的事情,而是体现在我们如何讲述这些事情,如何面对自己。如果你希望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其他人,回忆录肯定是一个很好选择。你可以把一本回忆录想象成一个刚刚认识的新朋友。
回忆录,就是往事的集合,也是各种人生体验的标本。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受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要有感受,有体悟,就值得诉说,也值得倾听。 我们在回顾自己人生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参考别人,使用已有的框架。 如果你希望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其他人,回忆录肯定是一个很好选择。4.每一本回忆录,都可能是一位新朋友。
本来可以给四星,但是期待过高,加之作者切入的角度跟我需要的不同,于是只能给出三星的分数。译文到位流畅,雅戈达讨论的并不是回忆录或者自传的观念史,而是书籍的出版史,期间区别可类比学术文学史和年度文学报告读。整体读下来最有意义的部分莫过于对于memoir, memoirs,autobiography,之间含义的辨析(第一、二章);对于真实性的讨论,虽然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有所涉及,并且举出了很多很多没见过的例子,概括了u同时期英国美国回忆录的风格特点(第五、六章)。其他的部分略读,印象不深。总的来说像是作者的读书札记,结论可概括为:畅销的回忆录有真实的成分,但由于记忆的有限性,虚构是不可避免的。回忆录的写作动因有很多,并不是单纯的记录。另一方面,伦理道德和隐私也是回忆录无法绕开的话题。
其中有一段描写语法错误的好像没感觉出来,不知道是不是翻译过来有局限性。书本身很好,人喜欢刺激的真实生活,可生活哪有那么多刺激呢。
西方回忆录简史,略枯燥
你可以把一本回忆录想象成一个刚刚认识的新朋友。刚认识一个人,你肯定不会对他说的一切都信以为真,你会运用你的智慧和洞察,评估他的可信度,评估他是否值得交往。(简单来说,标成“非虚构”更好卖,当个故事看就可以了)
也是之前因为封面盲推过的一本,这次倒是没有走眼!看了一下对于这本书的评价还挺两级,有觉得很有意思也有觉得很无聊的,个人觉得很有趣。作者能整来这么多回忆录还真挺厉害,到后面因为书目太多都有点恍惚,仿佛在真实与虚无之间跳跃……搞得自己也想去写本回忆录,如果自己来写,一定也有很多虚构的成分。 不过,对于回忆录传记一类,倒是不怎么爱看的。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