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别想生活有答案的封面

别想生活有答案

[德] 约尔格·贝尔纳迪,[德] 琳达·韦尔费尔 绘

出版时间

2020-05-01

ISBN

9787559639387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陈嘉映、周濂联袂推荐的哲学入门读物,用哲学的思维全面解读生活! 或许每个成年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难眠之夜:从思考学习、工作、生活的一件琐事出发,任自己的大脑天马行空,渐渐地开始追问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没有一件事能想明白。即使不主动去想,不知哪一天它们又会潜入脑海,再次引起惆怅。这些“恼人”的思考其实就是哲学。哲学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没有远离过生活的现实问题。 这正是本书作者约尔格·贝尔纳迪想要告诉我们的。他为我们在生活与哲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我们尝试用哲学的思维去思考日常的问题,不论是爱情还是友谊,自然还是社会,职业选择还是追求幸福,你都能在本书中看到哲学家对此的思考。这里并没有所谓的答案,只有问题和思考。毕竟生活就是如此,它只会给你提示,但不会告诉你该如何进行下去。幸运的是,生活接受一切答案,但前提是该答案必须是由你自己得出的。让本书给你的大脑一点点刺激,帮助你厘清思路,去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约尔格·贝尔纳迪(Jörg Bernardy),1982年出生,哲学博士,主要研究哲学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创新潜力。曾长期担任德国《时代周报》(学术版)编辑,目前作为自由作家生活在汉堡。 绘者:琳达·韦尔费尔(Linda Wölfel),插画师,音乐家,生活在柏林。不莱梅艺术高校设计专业硕士。自由设计师,主要为杂志和出版社设计作品。她喜欢大山和搜集产自加那利群岛的多肉植物。 译者:俞洁琼,青年德语译者,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德语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德语文学和文学电影改编。
目录
进入思维大冒险
我真的存在吗?
我的肉体和“我”可以分离吗?
“我”是大脑的一种功能吗?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拿到手很轻松的可以在任何一章打开,言简意赅,有阅读的趣味也有知识的深度,非常有意思的哲学问题通识作品。内页线装彩印,图画好看~感谢后浪赠书~
【2020045】生活没答案,书也没答案,但会在“干燥”的大脑皮层上,噼噼啪啪地,刮擦出一连串儿明艳的电火花,你会突然开始思考“我”到底存不存在、动物有没有道德感这类问题……还挺启智的,除了给大人当思维实验索引(总觉得科幻作家们可以在里面找到不少灵感),也适合给十几岁的小朋友做哲学启蒙(再小的可能就不适合了,有涉及一点点性)。啊这个装帧,活泼到不像哲学读物,每一章都有不一样的主题色,以及各种拼贴风的彩插,颇为可观!
Philosophische Gedankensprünge: Denk Selbst! 正如艺术不具备明确的使用价值或目的一样,生命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意义。也许“意义”并不附加在存在之上,而是直接从属于存在,同存在密不可分。虽然一个人的生命意义是不确定的,也不会被提前给出,但是它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也因此很难被找到。艺术和死亡告诉我们:有这么一些东西,它们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之外。
本书看上去是一本彩绘本式哲学入门,实际上更加适合新时代中学生去思考复杂社会中的个体存在,书中不仅涉及柏拉图、笛卡尔等古代哲学思想家的思考,同时包括性别研究、艺术哲学、甚至麦克卢汉等传媒研究巨匠关于新媒体时代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诸多讨论。让孩子们随着书中的一百个提问去思考生活的真谛,拓展他们的能力取向,是个体提高生活质量的必备能力。
这本书可以称之为《现代苏格拉底提问集》,答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很多没有去想的重要问题。书本提供的仅仅是别人的参考答案,自己的答案需要自己找到,自己的道路需要自己走出来!
关于社会的一章写的hin好,但是把个体哲学和群体哲学写在一起,看着总有些跳脱哈哈哈
通俗读物,深度一般,趣味性还行
一般。收获不大。
一般般吧,列举了很多哲学问题,但没有深入探索,没想到哲学的范畴这么宽广,人类,自然,语言,社会……都有涉及,一思考起来,生活真是处处不解啊。对于哲学书,个人更喜欢深入探究某一领域的问题,这本书的意义就是拓宽了自己的思维,原来还可以有这么多可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这种书在高中就应该列为必读书,欧洲的中学课本就已经在让孩子们了解和探讨这些问题了,而我们大部分中国人活到三十岁也未必有基本的逻辑思考和哲学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