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少有人走的路的封面

少有人走的路

[美]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

出版时间

2020-10-20

ISBN

9787559641458

评分

★★★★★

标签

心理学

书籍介绍

爱的定义

自律能够让我们承受问题带来的痛苦,并*终解决问题;而心灵在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会不断地成长和成熟。

所以,自律是人们心灵进化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爱,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我们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也很难触及它的本质。关于爱的研究,是心理学界*艰难的课题之一。要尝试了解爱的本质,我们就需要涉足一个神秘的领域。爱的概念实在太博大、太精深了,无法用言语彻底解释清楚。尽管我相信这一部分内容很有价值,但我也清楚,我笔下的文字不可能完全涵盖爱的真谛。

迄今为止,不曾有谁给“爱”下过真正令人满意的定义,这就足以证明“爱”的神秘了。有人把爱分成许多种:肉体之爱、精神之爱、手足之爱、完美的爱、不完美的爱,等等。在此,我冒昧地给所有爱的种类,下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尽管我深知这样的定义不可能完美无缺。我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在对这个定义展开详细阐述之前,我必须做几点说明:首先,“心智成熟”这个字眼,可能会使人联想到宗教意义上的爱。

笃信科学的人往往对此不以为然。但我的定义并非来自宗教思想,而是来自心理治疗的临床经验和多年的自我反省。在心理治疗中,爱的重要性无可比拟,然而大多数患者却并不清楚爱的本质,他们对爱的理解似是而非。有一位年轻的男患者,他胆小怕事,性格拘谨而内向。他对我说:“母亲对我的爱太深了!她因为怕我在外面受到伤害,从上小学*天开始,就天天开车接送我上下学,直到高中三年级时,她仍不肯让我坐校车上学,这也给她增加了许多负担。经过我苦苦的哀求,她才终于同意让我坐校车。她真的是太爱我了!”为了顺利完成治疗,我必须让他意识到,他母亲的动机,可能与爱没有关系,甚至根本就不是爱。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爱与非爱*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的爱,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样也能使自己获益。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自律
问题和痛苦
推迟满足感
子不教,谁之过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像是一种人类历史遗留下的神的恩典,深埋人类内心,引领人类不断的向前,成为更好的自己与更接近神的人,成为爱人的人与被爱的人,以此构成一个生生不息循环圈,与其说派克此书的主旨是帮助,不如说是回归。
今年再读这本书有了新的感悟,成熟是有独立的价值观,对父母的小宇宙or权威保持谨慎怀疑的态度,而不是让曾经的小宇宙成为束缚。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心理问题或多或少都会成为阻碍,神经官能症好很多了虽然还常常会自责认为生活中发生的事是自己的责任,保持钝感力很重要,聚焦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 其他不必太过解释,保持微笑就好。另外关于自律,感谢父母的爱让我始终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 更珍惜自己的时间。沉下心来 好好体验这两年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顺应本心,天人合一。
耳目一新
在读到痛苦与自律的时候,鼓起勇气找了一份从未涉猎过的外贸工作;在新工作每天吸收100多知识点,办公室里温热舒适,办公室外瑟瑟发抖中读完了何为爱;在三天的“冬夏温差”后,身体拉响了警报器,咳嗽+出虚汗+喷嚏,终于放倒了一个“进步分子”,昏昏欲睡中读完了最后的上帝、恩典、奇迹。
作者年轻时宁愿选择去住精神病院也不愿意去上学,看似叛逆无道,但其实是非常有主见有想法的一个人,最终以帮助他人解惑为自己一生的职业。书中讲述了很多他在给人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遇到的经典案例,都充分的展示了每个人的独特性。特别的人拥有特别的人生经历,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接受自己的独特,也接受共存一个现实社会的共性,这样才能将人生的道路走出自己的风格,且享受人生。
解读自己,如何更好的成长
启蒙读本,引领我迈向新的生活
我原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烂了,但本书告诉我,也许自己只是需要花时间去解决问题而已,就觉得轻松了不少。因此,虽然本书的说教意味较浓,相当唠叨,但我还是挺感谢它的。另外,不谈别的,单论本书关于自律的部分,我觉得写得相当有说服力,值得反复阅读。
自律即主动做,爱是积极的,激情的……正能量。若要心智成熟,我们要积极主动的去做有益身心健康的事。在此过程。我们的心智自然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