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家住六朝烟水间的封面

家住六朝烟水间

薛冰

出版时间

2022-06-30

ISBN

9787559661753

评分

★★★★★
书籍介绍

长销二十余年 南京文化经典读本

从 六朝古都 到 十代都会

从 悲情城市 到 佛教之都

从 和平之城 到 博爱之都

从 人文绿都 到 文学之都

从 赫达·莫里逊镜头下的民国老南京 到 冯方宇镜头下的21世纪新南京

后浪最新彩色图文版

★编辑推荐

◎ 了解南京与江南文化的首选之书、最佳之书、必读之书

南京作家薛冰将四十年南京史、志、地理、文化研究与写作经验化成篇篇优美的史话,山川形势、人物风流、名胜古迹松散连缀,串联起南京的人脉、文脉、史脉、地脉。

◎ 南京灵魂之书,气质之书,内涵之书

从帝王都到佳丽地,从悲情城市到十代都会,从秦淮文化、清凉山文化到钟山文化,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道尽南京复杂的内涵、气质与灵魂。

◎ 久经市场考验,出版二十年来长销不断,南京文化、金陵文化经典读本

南京先锋书店关于江南文化图书销售的Top1,一本书撑起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

◎ 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传承南京1800年文脉,为新世纪南京文史散文第一本

20世纪以来,关于南京的历史著作,前有朱偰《金陵古迹图考》,蒋赞初《南京史话》,黄裳《金陵五记》,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分别是薛冰的《南京城市史》和《家住六朝烟水间》。

◎ 一本讲真话的书,有个性有态度有价值观的书

不似一般的地方文化随笔,一味吹嘘,涂脂抹粉,而是有种冷眼旁观的味道,非置身世外,而是爱之深,责之切。

◎ 德国摄影家赫达·莫理逊20世纪40年代的南京影像首次回归南京,成为本书一大亮点

经哈佛燕京图书馆授权,收入传奇德国摄影家赫达·莫理逊的民国南京影像150余张,另收入南京青年摄影家冯方宇的150余张新世纪南京高清大图,文字与图片呼应,历史与当下对照,形成迷人的交织,全方位多时空呈现南京的历史文化气质。

◎ “家住六朝烟水间”布袋加持,把六朝烟水挎在肩上,成为流动的都市风景

作品内容与文化衍生品结合,把“家住六朝烟水间”作为一种审美,不仅在文字中复活,也在城市生活中甦醒。

◎ 布面精装,四色印刷,与《南京城市史》形成姊妹篇,双书(姝)并美

从《家住六朝烟水间》到《南京城市史》,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互相呼应、映照,道尽南京沧桑之美。

★豆瓣读者推荐

◎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在于——说真话!其关于南京城市规划、太平天国等论述尤可见一斑。

——空思

◎ 此书不似一般的地方文化随笔,一味吹嘘,涂脂抹粉,而是有种冷眼旁观的味道,非置身世外,而是爱之深,责之切。

——王二

◎ 初识薛冰,还是接触《拈花》中关于古代花道的阐释与溯源,其中涉及六朝的笔墨不多,但我一看就知道他是我们南京人。学识、涵养、脾气、习性等诸方面,在我看来都不输给扬之水。其姿态之低、乡情之切都让人过目难忘。

——破雷音

◎ 让南京人更了解南京。

——Frank

◎ 大概因为作者是自家人,爱之深所以责之切。南京也许可以更好的,但并不妨碍我们爱她。

——奶油草莓木小泥

★内容简介

南京作家薛冰集四十年南京史、志、地理、文化研究与写作的经验,将南京的山川形势、人物风流、名胜古迹化作篇篇优美的史话,娓娓道来一座沧桑古城的前世今生。全书以时间为经,两千年的城市发展进程和约五百年的建都史,从东吴肈建到辛亥定都,经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以空间为纬,从秦淮文化到钟山文化再到清凉山文化,细致梳理南京的人脉、文脉、史脉、地脉,构建南京的城市灵魂。《家住六朝烟水间》出版二十年来长销不断,已成经典。新版不仅增加了南京在新世纪的新篇章“文学之都”,还加入了已故德国摄影家赫达·莫理逊与南京摄影家冯方宇的南京图共计300余张,文字与图片形成迷人的交织,全方位多时空呈现南京的历史文化气质。

薛冰,著名学者、作家。浙江绍兴人,定居南京七十余年。曾任南京市作协副主席,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现任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申报世界文学之都,担任申都特聘专家。南京文投集团重刊《十竹斋笺谱》,担任十竹斋传习所所长。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群芳劫》《天长地久》《青铜梦》,中短篇小说集《爱情故事》,文化随笔《旧书笔谭》《止水轩书影》《家住六朝烟水间》《淘书随录》《江南牌坊》《金陵女儿》《金陵书话》《书事 :近现代版本杂谈》《笺事》 以及《南京城市史》等六十余部。

目录
▎序
▎初版序
◎ 秦淮河
一代宏图开建业
雄才伟略建明都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现在就可以形成文旅路线的文学之路,至少有这样几条,如六朝博物馆、总统府、南京图书馆、江宁织造博物馆、1912街区一线、三山街、状元境、夫子庙、中国科举博物馆一线,老门东周处读书台、王伯沆故居、芥子园、姚鼐纪念馆、万籁鸣故居一线,清凉山、虎踞关、龙蟠里、乌龙潭、先锋书店一线,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唯楚书店、学人书店、南京师范大学一线(钓雪按:这一线现在是黄了)。又如民间读书组织群学书院和悦的读书会等设计的“跟着唐诗看南京”,已经成为热门文旅路线。此外还可设计《红楼梦》《儒林外史》《桃花扇》《丹凤街》等名著为主题的行走线路。文学之路的意义,远不止于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路线,更重要的是让市民和游人随时随地可以邂逅文学地标,了解南京的文学底蕴,感受文学氛围的熏陶。让人们在柴米油盐之外看到美好和超越。
一本关于南京城地方历史的文化随笔,更显珍贵的是作者独具慧眼选中了一系列代表南京城每个时代的珍贵图画、照片这些历史烙印,也点明了南京人宽容忠厚的四性格特点,以及对新事物接受慢半拍的谨慎与重义轻利的情怀,亦如本书呈现给读者之特点。
借于学校图书馆
二十年前的旧版重订,增加了不少新旧图片。文史掌故一路,普及为主,有史有据,兼具老南京人的故土情怀,仍为南都的兴衰变迁见证留影。旧文多扣时事,不失针贬火气,时过境迁,已有错位之感。
南京文化经典读本、后浪最新彩色图文版:从六朝古都到十代都会、从悲情城市到佛教之都、从和平之城到博爱之都、从人文绿都到文学之都、从赫达·莫里逊镜头下的民国老南京到冯方宇镜头下的21世纪新南京,薛冰集四十年南京史、志、地理、文化研究与写作的经验,将南京的山川形势、人物风流、名胜古迹化作篇篇优美的史话,娓娓道来一座沧桑古城的前世今生。
前人评价南京的评价中,有三句话很让南京人引为自豪:一是诸葛亮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二是吴敬梓说的,金陵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三是朱自清说的,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明人笔记中说到姚元白造市隐园,请教于顾东桥,顾东桥只说了六个字:“多栽树,少建屋。”这本小书印刷极好,文字绮丽,掌故丰富。不聚文星聚市声。也引起读者对于古都的文化遗迹的保护意识。可与王军写北京的《城记》对比看看。
对南京历史地理人文有了一个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阅读过程中对南京这座城市的喜爱也在不断攀升。
疫情前有幸去过南京粗略游玩,在这本书中了解到某些景点背后的故事,图文并茂,忆古追今,角度丰富。对外地游客而言,算是一种补充拓展吧。本就因南京城市的文化慕名而游,阅读本书后,愈发感觉这座城市隐约透露出可爱和倔脾气…哎~还挺有意思~今后有机会再度细游。 另外,后浪这次真良心,纸张质量真不错!惊了!
文字干枯,图片精美。增订秦淮河一篇不如不加,加也别放最前面,看完差点想弃了都。
书看了三分之一后就越看越快,只能粗翻,原因在于作者历史功底极其薄弱,文笔也不行,除了鼓楼隧道,悬铃木被砍伐,魏源故居上表现出了个人观点以外(本人也认同),其他内容大多是历年文章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