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现实主义的报复的封面

现实主义的报复

[美]彼得·盖伊

出版时间

2023-04-30

ISBN

9787559665560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现实主义小说真的是在描写“现实”吗?

盖伊在这本书中详细解读了三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狄更斯的《荒凉山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这位历史学家认为,这三位作家通过小说对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展开了报复。盖伊在这本书中结合历史研究和文学批评,分析了小说家、小说、历史之间的关系。本书为文学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提供了结合两种学科之优势的小说阅读方法,让小说成为发现历史真相的辅助媒介。

* 结合史实读小说,知人论世测量文本“现实”含量

狄更斯、福楼拜、托马斯·曼,这三位伟大小说家似乎都通过小说创作对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展开了率意的报复。《荒凉山庄》《包法利夫人》《布登勃洛克一家》,这些小说中的故事有几分真几分假?解答此类问题恰恰是历史学家的专长。作者运用大量历史材料,测定了这些现实主义小说中的“现实”含量。

* 给大作家做一次精神分析,以意逆志深入作品底层

这些伟大小说家如此书写的原因何在?熟悉精神分析的盖伊结合他们在小说和传记材料中的表现,对他们进行了大胆的诊断。透过有趣有料的八卦轶事,带领读者抵达名著和小说家本人的隐秘内面。

* 历史也是一种虚构吗?作者正面回应后现代主义史学的挑战

现实主义小说所写如果不都是真实的,我们还能从中获得对“现实”的认识吗?或者如后现代主义史学所说,历史也只是一种虚构?在文学/历史、真实/虚构之间,盖伊对这些复杂、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提出了结合文学和史学视野的圆融回答。

媒体评价:

本书获得2002年《纽约时报》好书奖(New York Times Notable Book of 2002)。

这些文章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们确实是一种阅读的乐趣:清晰、易懂、敏锐、有趣和诙谐,真是清晰、诱人的散文。——《洛杉矶时报》

著名的文化史学家彼得·盖伊在这里巧妙地变身为文学评论家,阅读这本书就像坐在大学讲堂上,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教授对大师作品及其背景进行精彩的解读。——《纽约时报》

彼得·盖伊(Peter Gay, 1923—2015)

美国文化史家,德裔犹太人。耶鲁大学斯特林荣休教授,曾任纽约公共图书馆学者与作家中心主任。盖伊一生有20余本著作,论题涉及启蒙运动、中产阶级等诸多社会文化史领域。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历史学会(AHA)杰出学术贡献奖。

目录
序言:超越现实原则
1. 愤怒的无政府主义者:狄更斯的《荒凉山庄》
2. 患有恐惧症的解剖师:福楼拜的 《包法利夫人》
3. 叛逆的贵族: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
结语:小说的真相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代标老版的,没想象中这么学术
文笔比观点精彩。 A fiction can make history.
非常不错
陈旧的文学观,只能说是历史学家读历史吧。
小说写作动机三来源:社会、技艺和个人心理学;狄更斯的角色只有天使和魔鬼两种,母亲和17岁死在他怀里的小姨子是他女性形象塑造的源头,维权失败痛恨英国司法制度,愤怒的人道主义弥漫在作品里;福楼拜大量阅读和资料收集后写作,代入人物无法自拔又一手手术刀一手放大镜,首先是风格然后是真实,作家身上有神性有些作家就是神,爱玛把宗教教诲转化为感官喜悦撩人遐思的读物害了她,思想跑过行动害怕婚姻束缚;托马斯曼追求深度,导师是瓦格纳叔本华尼采,德国北部城市一个家族故事,与死亡玩浪漫游戏,全书六次接吻远不及处理音乐带来的神痴心醉,报复和讽刺,他临终前销毁部分日记但留下的部分要求20年后公开有曼的同性恋倾向;马尔克斯称族长的秋天是一首有关权力之孤独的诗;
诶诶之前读完了忘标了、、、
好看的! 尤其是《包法利夫人》和《布登勃洛克一家》对我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我在复读时候看的为数不多的小说。
3.8星。前三章关于具体作家的分析,如诸多评论所说,似乎多为“八卦”;反倒是结语部分更有此书意义。看前文时总觉得作者在揶揄狄更斯、福楼拜或是更多文学家,但结语时反倒更显平和:历史不应当有fiction,这是底线与原则;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与其说是反映作家意图表现的当时当刻作家所认为的“历史”或“现实”,不如说文学作品的接受更能反映某种历史。本书的创见不多,但读一读历史学人眼中的文学,也无不可。
歷史中不確定、抑或空白處——無史料、或僅存孤證,藉由小說家妙手,自行醞釀、生發、虛構,不特反哺史實,補缺邏輯,更銳化歷史圖景,得前人所未見,此Milan Kundra所謂小說之激進自主性也,Gabriel García Marquez曰,我們從未有過平靜時刻,亦指斯功也。本作所論3位作者,皆出身各國上層,然批判鋒銳不減,虎虎生風,蓋毫不容情之精確描寫,即藝術家對其經歷之崇高報復,文學精魂之所在焉。裝幀素雅無痕,輕柔滑順,顯見心力所注,讚下設計者彭振威。借閱於拱廊計劃Study•Book.
咱们就是这本书说好像没那么好吧,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总感觉一句话翻来覆去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