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摄影小史的封面

摄影小史

[德] 瓦尔特·本雅明

出版时间

2017-12-01

ISBN

9787559800565

评分

★★★★★
书籍介绍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越来越依赖这个看似无形的镜头来记录生活的点滴。然而,在摄影的快速发展背后,摄影艺术的本质和意义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摄影小史》一书将带领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回顾摄影的发展历程,探寻摄影艺术的灵魂。
作者简介
瓦尔特·本雅明是德国哲学家、文化批评家和散文家,出生于犹太望族。1920年定居柏林,后因纳粹上台离开德国,定居巴黎。1940年,他在法西边境自杀。本雅明的思想融合了德国观念论、浪漫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犹太教神秘主义等多个传统元素,对美学理论、文学批评和历史唯物主义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著作在他去世后大量出版,赢得了极高的荣誉。
推荐理由
《摄影小史》一书深入探讨了摄影从诞生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不仅揭示了摄影技术与艺术观念的碰撞与融合,还详细阐述了摄影对绘画、印刷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影响。书中不仅分析了摄影技术的进步及其对艺术家的挑战,还探讨了摄影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摄影历史的视角,并激发读者对摄影艺术的深入思考。
适合哪些人读
对摄影艺术感兴趣的读者
艺术史爱好者
摄影爱好者
对摄影技术与艺术融合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摄影在现代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读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重点是第二篇的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完美地看不懂~~
不知所云
“光的聚合形成早期相片的伟大气势” / “ ‘让艺术实现,即使世界得灭亡',这是法西斯主义的口号。如马里内蒂所承认的,法西斯主义希望从战争中得到的是艺术上的满足,即经由技术改变了的感官感受的满足。这显然正完美地实现了 ‘为艺术而艺术’。荷马的时代,人们向奥林匹亚山的诸神献上表演;而今天人们为了自己而表演,自己已变得很疏离陌生,陌生到可以经历自身的毁灭,竟以自身的毁灭作为一等的美感享乐。这就是法西斯主义政治运作的美学化。共产主义的回应则是让艺术政治化。” | 题外,您有点毒舌→ → “谢林如此穿着,可以信心饱满地走向永恒了”
机械复制带来的是艺术品的“此时此在”的灵光消逝,伴随灵光消逝的是艺术品的崇拜价值,真实性被现实性取代,艺术品走下神坛,在大量的机械复制下送到大众手中,可以被人们任意解读,解构本来意义(时间与历史见证的崇拜意义),从而让“复制品”在展览过程中发挥更多元的价值意义,这层面来说具有解构的政治效应,勾连戏仿的后现代。另外以电影为例,讨论了摄影对于传统戏剧演员的去灵光效应,表演整体感被打断,传统戏剧观众的评委地位被剪辑师与导演等取代,电影的表演不能像戏剧那样现场来调整表演,崇拜价值被取消,电影观众对演员的认同实际上是对摄影机的认同。
在《摄影小史》中,本雅明提到了照片的“建构”,因为照片可能规避掉了真实,而我们需要用照片重新去建构这样一种现实。这和罗兰·巴特的“此曾在”是完全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里谈电影的那几节很有启发,本雅明看一些东西真的精准,谈到资本对明星人格魅力的塑造并以此为卖点,谈到在某种程度上演员就是道具,电影可以展现人与物的互动(前者是本雅明的引文,让我想到了布列松电影里的“模特”;后者让我联想到了安东尼奥尼电影里无处不在的空间与建筑)。
“一切努力总结起来正足以预见瓦雷里所刻画的美景:“如同水、瓦斯和电流可从远方通到我们的住处,使我们毫不费劲便满足了我们的需求,有一天我们也将会如此得到声音影像的供应,只消一个信号、一个小小的手势,就可以让音像来去生灭。”
大众想要散心,艺术却要求专心。摄影的出现从本质上颠覆了艺术作品对于作者、欣赏者和复制者之间的关系,艺术不再需要现场和灵光,走进大众,消失在大众之中。
认识到一点:理论一定要自己去读才能知道是如何带出的以及阐述的语境。
不知所謂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