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扫地出门的封面

扫地出门

[美]马修·德斯蒙德

出版时间

2018-07-01

ISBN

9787559803306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本书看点】

★理想国外文纪实002,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图书,牛津大学项飙教授专文导读,理解贫穷、住房问题的必读之作。

★《扫地出门》聚焦愈演愈烈的住房危机。来自美国底层的真实故事,也是我们亲历的现实——社会学人沉寂数年卧底贫困社区,用掷地有声的访谈资料和田野笔记,掀开 那个千疮百 孔的世界——有一方屋檐能遮风避雨已不再是天经地义;一旦被扫地出门,许多家庭的下一站就是收容所、废弃的空屋,甚至有人流落街头。

★直击被驱逐者的生存状态,为一瓦栖身,在苦与乐中斗争——不找有钱的亲友帮忙(保留这些人脉以备不时之需),却常常与陌生人互通有无;拿一个月的食品券换吃一顿龙虾大餐,剩余时日要饿肚子也在所不惜——精打细算的理性于他们毫无意义,被驱逐者自有统筹安排的策略,为下一个随时会出现的危机留一口气。

★对驱逐现象的系统性反思,向贫穷、住房问题发起终极拷问——因为驱逐,房客的生存底线不断被突破,为房东的“烂房”带去了数额不菲的租金收入;因为驱逐,一些人的困顿贫穷,转眼成了另一些人暴利的源泉——在房东、房客、国家政策、私人住房市场的关系蛛网中,究竟谁在获利?谁又该为贫穷负责?

★打破学术著作的金科玉律,以非虚构的面貌走向更广大的读者群——这里没有理论假设、没有结构框架,甚至鲜有概念;学术作品中常见的内容,比如文献回顾和数据陈列,也都隐身于脚注间——相反,这是一部深度的纪录片,从一个场景推移至另一个场景,将人物的表情语气、所感所思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

【内容简介】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聚焦美国愈演愈烈的住房问题——房价持续上涨、生活成本不断上升,收入却停滞不前、甚至不增反减——马修·德斯蒙德决意深入贫困社区,一探问题的核心。

2008年5月,德斯蒙德住进了密尔沃基南部的一个拖车营。同年9月,他搬至北部旧城区的一处出租房。当时还是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德斯蒙德笔耕不辍,记录濒临被驱逐群体的日常生活:他们与蛇虫鼠蚁比邻,家中的水槽长年堵塞,暖气电力说停就停。房客们使尽浑身解数、把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交租,却依旧阻止不了跌至绝境的命运。

在这本精彩却令人心碎的作品中,德斯蒙德带领读者走访了密尔沃基的贫困社区,娓娓道来八个在绝境边缘的美国家庭的故事:阿琳是一位单身妈妈,在为一间破败公寓缴纳房租后,每个月只剩二十美元养活自己和两个儿子。拉马尔是个失去双腿的残疾人,肩负照顾整个社区的男孩的任务同时,还要替房东打工偿还债务。司科特则是一名心地善良的男护士,药物成瘾让他丢了工作,也失去了栖身之所……

读者将直面贫穷带来的流离失所,见证匮乏者拒绝屈从的优雅身影。这是一本关于贫穷和驱逐的启蒙之书,也是一部呼吁行动与改变的作品。

【名人推荐】

若想了解导致贫穷的问题是如何盘根错节的,不妨读一读这本关于密尔沃基驱逐危机的作品。德斯蒙德形象描绘了美国贫困人口的生活群像。相较我读过的其他书籍,《扫地出门》使我更清楚地理解在美国做穷人是什么滋味。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

这部敏感细腻、壮美到令人心痛的民族志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美国的贫困问题——连有个栖身之所都成了一件难事。

——罗伯特·帕特南(哈佛大学马尔金公共政策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扫地出门》论述了一场迅速卷席美国的严重经济困境。马修·德斯蒙德对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居民的生存境况和被驱逐经历的描写不仅会让普通读者目瞪口呆,还为城市贫困问题方面的专家拓宽了研究视角。

——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美国社会学协会前主席)

《扫地出门》凭借其深度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以来大规模的驱逐现象与贫穷之间的关联:贫穷,不意味着会被驱逐;而一旦被驱逐,人就会越变越穷。

——2017年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图书颁奖辞

目录
家:占有与驱逐 项飙
作者笔记
主要人物关系表
序曲:冷冽之城
第一部分 房租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为什么说这个写法讨巧呢,我觉得这个写法很真诚。我似乎用了一个感情的词汇修饰技术性的东西,但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本身就反应了理念。尝试做到“无我”非常不容易。项飙的导论和作者本人最后的后记画龙点睛。还是那句话,就算是学术研究,我也喜欢有血肉的,
就凭马修是个心思细腻的猛男社会学家这一点 也要墙裂推荐
主题、译文、排版、装帧都无懈可击,民族志描叙、结构背景与理论分析转换顺畅。尤其两位(台版)译者译注数量适度,深浅到位,切中读者之惑,那些号称处理俚俗社会文化史作品的译校者都该自问能否做到。不禁畅想有朝一日能看到《光荣与梦想》出注释本。
每章每一小节后面的reference 部分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和正文部分的深度田野调查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正文就不说了,无数细节压过来,再迟钝的人都能够感受到驱逐带给人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伤害。再就是正文之后的“终曲”和“研究回顾”,见到作者的思考和关怀,而且还有实证研究基础。越来越喜欢民族志了!先前读过的Dealing in Desire的附录也非常棒!
丑陋的资本主义
翔实的纪实作品。而非虚构的点在于,you tell the story but the story itself is endless.
项飙的导读写得很好,谈了人类学民族志和非虚构写作中的「我」何去何从。这本书写的是十年前,清除人口和蛋壳暴雷发生在昨天。驱逐既是异化房东的逐利行为,又是踏在穷人脊柱上、让人爬不起来的靴子。最后项飙非常突兀地称赞「敢于不占有而享受生活的『革命者』」。他既研究过浙江村和社会人,肯定比我更懂得家和房对于中国人的复杂意义:绝非单纯的投资标的,和户口问题一起嵌入了教育、医疗、养老问题的综合体。 官网上有导读和讨论的问题。有些乍看是第一世界问题,和大彩电、耐克鞋伴生的是教育和医疗的压力,体现的更是美国问题。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波士顿,管理流浪汉主要靠详细的档案和城郊的营地。再之后我来了旧金山,目睹了城市治安和公共交通的恶化,周围人都对此深恶痛绝。疫情期间加州禁止驱逐但房价飙升,他们的境况会改善吗?
深描确实有其魅力。项老师的序、终曲和田野笔记是最有启发的部分,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照和结构性反思不仅仅有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体现人所以为人、社区所以为社区的真切感觉。“对于田野调查者来说,最难的不是走进去,而是走出来。”读到作者在这些人身上所学到的一切、田野当中发生过的误解和温情时刻还有在田野结束之后仍然保持联系成为生命一部分等等,都会让我疯狂回想(同时按捺不住向往)。虽然文化和身份之间的界限在现实中很难打破,但知道起码这一切可能也很给人精神力量了——精英和弱势群体之间的联结和张力一直都是最戳中我的点。但可能是我已经被本学科narrowed mind了吧,总觉得行文在宏大叙事和个体经验之间似乎有些断裂(institution层面),可能也因此现实指导意义并不大,而作者又显然很关心这一点。
美国也有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