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洛阳在最后的时光里的封面

洛阳在最后的时光里

唐克扬

出版时间

2018-06-01

ISBN

9787559806154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时光的流转中,洛阳——这座曾承载辉煌的古都,经历了无数的兴衰起伏。它的故事并非简单的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而是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讲述着时间的故事。在这座城市的废墟与现代景象之间,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预见未来的可能。《洛阳在最后的时光里》邀请你一同探索这城市记忆的深处,体验繁华与沉寂之间的诗意对话,理解历史如何塑造我们的现在,并从中汲取力量。
作者简介
唐克扬,获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及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他曾荣任第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并在2009年的纽约当代亚洲艺术周中脱颖而出,被选为参展艺术家。他的学术背景深厚,艺术视野广阔,屡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艺术的魅力。
推荐理由
《洛阳在最后的时光里》一书深入探索了汉魏洛阳故城的历史变迁,及其对现代中国的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的影响。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作者引导读者理性地理解和感受历史城市,强调了文化延续的重要性。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引发了对于城市发展、文明进步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珍视历史遗产的深入思考。无论是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研究者,还是希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城市居民,都会发现这本书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和实用性。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国古代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对城市规划和文化传承有研究需求的学者
希望从历史中寻找城市发展启示的城市规划者
热衷于历史文化旅行的游客
以及所有希望通过阅读深化对人类文明理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引子
荆棘铜驼:追忆的传统
时间×空间:繁华前传
癫狂的洛阳
坊墙内外:洛城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回看三千年国史,洛阳应该是最失落的城市了吧,前两千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她都是当之无愧的一线城市甚至是国都,而如今虽然还有石窟、牡丹、水席,却成了一座三线工业城市。由西向东,西安洛阳开封,这条古都中轴线重新崛起之时,才是中国回归历史本位的时刻。
一部介于城市规划史、古建筑史、考古文博和学术随笔之间的著作,语体上有一种溢出于历史滞重的简逸和轻盈,但所谈论的内容毕竟又是错综的。稍微不足的地方是说理部分往往同义反复得太多,有点噜苏冗赘。惶惶至洛,时雨翩跹。
2020年3月。北魏洛阳之辉煌,本身即历史,是天下缩影。《洛阳伽蓝记》描绘了千刹盛况,一眼万年,兴衰弹指。此书选题极佳,作者出于建筑设计专业背景,主要取考工怀想视角,镜头切换于城市、建筑、绘卷,入笔视角独到,宫殿楼寺塔阁台,各为人类心灵史的蕴载。“二元视觉”的艺术感知方法,兼及建筑和影视新知,大有助于理解空间,通晓物性。可惜艺术上发散过多、修辞过剩,虽颇多可圈可点的亮眼文笔和片刻深邃,却没能归纳出核心问题,是为无骨。喟叹过多,大段言之无物,究是体系排布不精,内容沉炼不足,缺少事-物相证的精神,所以研究和叙事稀薄,人物事件几乎无痕,非史家著。当作散文倒颇有看头。城市是人类文明集萃,见与不见,都是集体无意识的折光。“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苏轼笔)。在花(兴)与尘(废)之间,进入历史循环的永恒。
from:新京报2018年度好书(88本)。看见那么多人怼,就可以放心说了😆在北京飞海口的往返飞机看完。能把那么有意思的历史与博物志写得如此破碎无聊也是没谁,要不是坚持刷完真想弃了。中间全黑的插页似乎想描画洛阳的历史,但又印得模糊不清,不知所谓。看完就记住一个词“荆棘铜驼”。
一本倏然而起又戛然而止的掉书袋作品,对文献的理解和考古材料的引用也存在问题。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句作者会突然用残缺的语句开始描写什么故事,也不知道这个莫名其妙的故事会在下一句以什么方式突然终止。——全书的感觉就跟表纸上掐头去尾的元略墓志一样吧颗颗 请找个正经人来写洛阳(追求语句的美感和概念的堆砌之前,先讲个能让人听懂的故事吧)
太难看了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零散可以,合起来看我差点被杀害
整本书的逻辑有些散乱,作者自己也许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论述主体?如果说主体是洛阳,但是九成的内容都聚焦在了北魏洛阳。如果是主体是北魏洛阳,却又时不时在时空上跳跃到隋唐甚至宋的洛阳。要命的是,作者自己还特意用了一定篇幅论述汉魏洛阳和隋唐洛阳并非一个概念,是的,汉魏洛阳,还有个汉呢,但是这个汉的形象更是模糊。也许作者的本意是想根据《洛阳伽蓝记》写本书,但是发现内容量不够,所以把自己定义的概念之外的主体的内容也拉来凑数?少数的有学术价值的内容集中在对北魏洛阳里坊生活的描述,但也不过是“伽蓝记”的翻译而已了。至于那些建筑学理论的引用,更像是一个为在毕业论文发愁的研究生抄来给自己论文装点门面。也许抛弃“学术”这一追求,自降下标准,按照《文化苦旅》的德性写成散文更合适,毕竟作者文笔也还行。
怪怪的,偶有妙语但太多感性的断言,感觉硬伤。可能是专业领域不对口导致的吧,也可能是达不到作者的过于敏锐。还是那个观点,写历史本身的书让人感觉不到历史感就不算成功。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