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旭日残阳的封面

旭日残阳

桑兵

出版时间

2018-11-01

ISBN

9787559810724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目录
绪论:回到晚清再革命
提要
国事共济会与国民会议
列强与南北和议的政争
南北和谈与国民会议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刷新了许多认识。过往研究重视袁世凯在此期纵横捭阖施展权谋的一面,其实高估了袁的能力,袁主要关注权力归属而非国体政体的形式,共和制对于袁来说并非最初的选择,其面临阻碍有二,外则英日态度,内则满洲贵族的抵抗。尤以前者影响最大,英日最初都支持君宪,英国态度转变主要惧怕其在南方利益受损,而日本则担心中国共和制成立对其天皇制的冲击,两国态度的最终变化都有不得已的一面,其实已为日后复辟张本。袁为避免成为南方傀儡而失去权力,所以在退位诏书上玩起了文字游戏,欲将其合法性上承至清朝而非南京临时政府,此手段唯孙中山认识最为清楚,两人的博弈虽以孙失败告终,但非孙自身能力的缺失,今人不察误以为袁称帝有清受权。关于孙与逊清皇室的交往,颇为感慨,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本为一良好开端,其后的乱局虽非时人所能预料,然并非偶然。 @
极其精彩,就当是的形势而言,满汉对立的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冲突双方此消彼长,并且当时中外南北的各种政治势力错综复杂的博弈使谈判双方不断改变态度和立场,导致最终取得的协议全然失效,以清帝退位作为和解之道。本书的价值在于对这一过程细致的梳理,比汪某人动不动就说的从“大妥协”到“大断裂”可靠多了。
涂同学推荐我读的,还挺不错的,把那段时期的博弈过程记录了下来,汪作为国事共济会的向南方鼓吹和平的代表与代表立宪党的杨度负责向清政府鼓吹和平,可惜效果不彰,后期转为唐绍仪和伍延芳在上海协商,也是困难重重,唐为此明面上还请辞了,袁遇到暗杀后也屡屡请辞,而良弼被刺杀后算是让宗社党的强硬派不再坚持君主立宪制,使得在袁的操控下,中国走向了共和制,他成为了大总统,里面的6.7两章可以配合摇晃的中国一起看,唯一的问题就是说汪先生的太少!桑老师在书前搞了各章摘要,真是良心之举,^_^
“伴随着不断革命的步伐,胜利者反复回到清帝退位之前的历史选择,重新构造各自的理想模式。而退隐一方则日渐淡出历史舞台,成为仅仅留下背影的所谓失语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望着那些逐渐逝去的背影,总有一种正面相对、仔细审视的冲动。也许这就是史家的天性。
无论是革命史观还是所谓的“温情史观”评价袁氏都是片面的和错误的。袁氏身处官、革、外的夹缝之中绝非能够翻云覆雨,不要高估了袁氏,同时也不要把袁氏和逊清的关系看的有多亲密。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内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事态失控,袁氏具有的只不过是高明的政治手段,事态也正好不偏不倚地往他理想的方向发展,仅此而已。无论做什么都不能带着预设的眼光,一百年前适用,现在同样如此。
辛亥到民元,是「历史加速」的一段时期。搞历史的时候,把加速期很多被忽略的细节串联起来如本书者,往往能有很大的成就,比如窥见袁世凯如何利用信息差获取超额利益(比如人们都很熟悉地分别利用清室和南京政府互相要挟,还有他对于北洋军的控制好像并没有像人们印象中的那么如臂使指(当然本书对于后者并未展开))。我记得十多年前刚上法学院的时候,正逢辛亥百年,对清帝退位诏书讨论很多。后来去了那边儿搞宪法史,学界更是很看重法统这个东西。不过跟很多近代史的学者不同,宪法学者对于那根文本的规范意义往往看得太重,以至于很多时候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很多,大概也与对于新政与革命或明或潜的态度有关吧。
2020-4-17 桑兵最大的短板在于没有问题意识。目光又不敏锐,何谈述而不论。并且一涉及到国族问题,就是革命史观的论调,尤其最后一篇结论部分,浓浓国师感。 @2021-01-21 19:28:05
史料堆积,无甚新意。
此书读起来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