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日本美术史的封面

日本美术史

徐小虎

出版时间

2019-05-31

ISBN

9787559817020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介绍日本艺术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末的发展历程,为初学者传递日本之“美”。尤具特色的是,作者参照广阔的中、西文化背景,重点关注日本各个时代最具创新意义的艺术,以此展现日本艺术精神的宽度和弹性。全书文字轻松晓畅,并配有250幅珍贵的插图。

徐小虎(Joan Stanley-Baker),1934年生于南京,自幼成长于多语言及跨文化的环境。先后在美国班宁顿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中国艺术史,获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2004年从台南艺术大学退休,至今仍持续深入地研究、发掘、演讲或授书画专题讨论课程。

徐小虎曾任职于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台湾的博物馆、美术馆与艺术中心。在日本时(1967—1971),她每周为《日本时报》(The Japan Times) 以笔名Jennifer S Byrd发表艺术评论专栏,也用其他的笔名在《读卖新闻》写书评、在《每日新闻》写食评专栏。担任英属哥伦比亚维多利亚美术馆的亚洲部主任期间(1975—1980),她负责督导该馆以收藏日本文物为主的亚洲部门的典藏和演展空间之设计,并进行该馆的日本和中国藏品研究,出版了数种完整的图录。

主要著作包括《日本美术史》、《南画的形成...

(展开全部)

目录
自序
导 论
第一章 史前时代(公元前11 世纪—公元6世纪)
第二章 飞鸟和奈良时代(592—794)
第三章 平安时代(794—118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4.2。徐小虎早年著作,这本书的优点之一是就日本写日本,因而脉络特征更加突出清晰。广西师大这一版似乎做了一些补充更新,但又没交代清楚,因为原书以英文写成,台版有译者姓名。封面着实没做好,既不醒目也不日本。
徐老太太也许不太适合著史。入门还是可以的,但需要自己排除作者的主观推论。
首页理想国的i还印倒了…这配图是用座机传的?
浮光掠影,作者的中文水平有限,不知道某几处怪异的观感是否是错觉。
和其它美术史一样,从文明诞生之初开始说起。现代部分占比就不可避免地被压缩了。大陆与日本的交流痕迹贯穿始终。不过居然涉及到建筑摄影,没有局限于书画⊙▽⊙
入门读物
是从《画语录》认识徐小虎老师的,还读过关于她的访谈,可以说是精神偶像了,一直在拿她当实例激励自己注意身体,多活几十年。她对中国文人的笔墨认识是非常惊艳的。但是这本书的定位我有些把握不住。书里其实触及了很多重要课题,真要写能写得非常有意思,但都被草草带过了(比如《四睡图》)。要说体系,好像也没有实实在在搭起来。中国本土对日本艺术史的确切认识其实一直都是不足的,这种“不足”背后其实是一种傲慢。我觉得这是需要改正的。
2022/50: wx. 系统性了解日本美术史不错的读物。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但同时他们又具备了自我发展的条件:从绳文时期开始的对众神和自然天神的崇拜敬畏,政治结构缺乏中国自上而下的统一而发展出了武士僧人贫民和皇族不同阶层以及文化特点,另外就是他们对环境的敏感以及有此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关照。从飞鸟时期开始大量接受外来文化,包括朝鲜,中国,波斯,让他们的文化发展得到了巨大的飞跃,到了平安时期进入内省观照的时期,融合了唐朝的华丽青绿山水画发展出了大和绘,同时《源氏物语》及其绘本的流行也带着浓重的“物哀” 风(女绘),男绘则侧重做现实描绘是漫画的早期雏形;到了镰仓和室町时代,禅宗兴盛,以宋画为基础却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朦胧,并不具象的表达,传达着一种安静的美感,影响至今
作者逻辑非常细腻,在一定框架下有恰到好处的发散,补充信息提供得非常及时,整体阅读起来流畅舒适。有时候也会感到图片给的不到位,不过这是大部分美术类书籍的通病了。(网易上看的电子版,图片确实非常不清晰,有也等于没有,评论提到有图片盗版问题)
整本书读下来留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日本美术史,作者是充分的、真诚的、无比的、强烈的喜爱着。这种感觉在全书最后一句再次得到了验证:“…日本人就可以造就出这么美的东西,让人看不够,即使过了一千年,还是像新的,如初见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