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珞珈筑记的封面

珞珈筑记

刘文祥

出版时间

2019-05-31

ISBN

9787559817150

评分

★★★★★

标签

建筑

书籍介绍

大学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诞生的一种新事物。它的诞生既是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必然需要,也是近代中国打开国门后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承载了引导中华文明在近代转型之路上前行的历史重任。

本书以大学存在的空间场域——校园为研究对象和切入口,是关于近代中国大学史的一项个案研究新成果。全书用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语言,揭示了民国时期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从无到有、从荒野湖山到黉宫胜地的动态过程,还原了其间各方之间的复杂纠葛,以及建校先驱为新校园诞生所做的不懈努力。该书又将珞珈山校园的诞生,置于近代中西建筑文化激荡交汇的历史进程中,探究了这一近代国立大学新校园所折射出的建筑文化意涵和时代思潮,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独特视角。该书对于近代中国大学史研究及建筑文化史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均有新的意义。

目录
引 子
绪 论
一、多维视角下的近代中国大学史研究
二、近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史研究
三、武汉大学校史与珞珈山校园相关研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不错的阅读体验。视野不仅局限在武大校园一例,而由近代中国建筑史和大学史缓缓切入。
在武漢成為全國乃至世界關注的焦點時,讀到了這部作為湖北人的同輩學人關於這座城市和她的大學的大作。專著開篇即對近代中國大學史的前研究現狀進行了透徹反思,在此基礎上,這部極富學術野心的著作乃以國立武漢大學的校園建設和建築設計為典例,討論高等教育理念在近現代中國社會的落實,以及以校園建築為代表的現代公共空間的締造這兩大議題。著者兼備史學和建築學的知識背景,著作對珞珈山新校園建設過程的考訂極為翔實,對建築及景觀語言的解析亦恰如其分。略感不滿足的是各章論題稍為漫漶和散亂:高等學校與政權和社會的互動關係,此為政治;中國“固有”建築風格何以復興,此為建築;武漢大學師生在此空間中的日常生活,此為教育,三者有時令讀者感到捏合不到一塊。但以上僅為白璧之瑕。
真没想到认认真真一口气读完了一本五百页近似博士论文的书籍。篇章结构合理顺畅,资料翔实准确,从一座民国国立高校的建设历程也得以窥见当时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样态,虽只是牵扯出小小的一面,也足够有意思了。在武大的两年研究生生活应该是我人生的转折点,终生怀念,但太过匆忙短暂,甚至都未能足够熟悉最热爱的校园,更别说诺大的东湖景区,除却学习生活的地带对武汉市的其他地方可以说相当陌生。今年想找时间回学校好好走走看看,应当是我最喜欢的秋季。
这是好友刘文祥博士的心血力作,引人入胜的不只是别致的可开腰封,更是翔实的考据论证和珍贵史料的梳理——与其说这是一本武汉大学校园建筑史,不如说它是对近代中国大学校园建设历程的穿针引线。 对于这本巨作,我作为刘文祥君的近代建筑同好友人忝列致谢之中,而更奇妙的联系是,武汉大学校园建设的总工程师缪恩钊先生,与我曾外祖是亲家,他的外孙称我外婆为“七姑”,因缘殊胜。故而我一定要把这样的好作品推荐给大家。
用详实的史料和精确的数据澄清了武大校史上的诸多谬误。诸如“四光选址”其实是武大校址三次更换之后的简单化,真正选择校址的是开尔斯;”文采飞扬,法理严正“其实是工作失误;”天圆地方“其实是理学楼的拜占庭穹顶。
大致了解了一下博士论文的写法。本书涉及的层面相当长远和广泛,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建筑一直到民国时期武汉大学学生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均有着笔涉及,与我之前所想的武大早期建筑专论有所区别,不过作者材料引证翔实,文笔亦流畅生动,在论证间包含乐趣,行文中也破除了不少流布广泛甚至校方至今仍在宣传的“浪漫迷信”。书中最有趣的段落,除了对建筑文化的描绘外,便是当年校方左支右绌的筹款困境了。总体来说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论著,基于校史而又绝不止于校史
@2020-02-16 22:49:34
纯粹为了这个喜欢的学校。
写得好,阅读感受舒服。谈的是一所不熟悉的大学,但能让人津津有味地看下去,何况其内容本身有可以作为近代建筑风格的典型来窥见时代风潮。
同意高赞短评,能看出作者考究典籍的努力,更近于论文而非针对大众的科普介绍,如果只是因为武大情节来看的话对绝大部分内容会觉得很枯燥。一个细节:对开尔斯关于屋顶的构造想法进行的分析还是有点意思的,是外国人对中国已存建筑杂糅式的理解和个人偏好的表现,而不是对文化本身有深刻的理解。文章本身对业内人可能值4分或更高,但外行人阅读体验不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