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从废园到燕园的封面

从废园到燕园

唐克扬

出版时间

2020-12-31

ISBN

9787559828910

评分

★★★★★

标签

建筑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从皇家废园到莘莘学子的梦想之地,北京大学校园的前身经历了怎样的建造过程?

未名湖畔的诗意景观险些被从校园规划的蓝图上永远抹去,博雅塔“中国式外壳”的建造本是一场耗资不菲的实验。“中国建筑复兴”的号召下,对于“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样式”,燕园的缔造者们争论不休,规划者和实施者的分歧贯穿始终。

在这段往事中,有说着流利英语的国学大师、深爱着中国园林的异国教授、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对建筑问题负有责任的化学家,还有号称在内务府干过活的工匠……本书以一手史料、百余幅图片,再现他们的合作、争执、博弈、妥协,以及在东西文化碰撞的时代狂澜中,燕园一步步拥有如今湖光塔影的历程。

*名家推荐

茂飞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关键建筑师之一,由他开创的以清代官式建筑造型结合现代技术的“适应性建筑”设计之路影响深远。唐克扬撰写的《从废园到燕园》借助大量的第一手史料,讲述了茂飞“适应性建筑”的代表作燕京大学校园及校舍建筑设计和建造的故事。除揭示了茂飞独到的设计意匠之外,他还告诉我们,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不仅是风格和意象演变的诗篇,其中也交织着工程本地化和项目各方精神与物质利益关系互动的插曲。

——路易斯维尔大学摩根建筑讲席教授 赖德霖

这是从历史的尘埃中拂拭出来的图景。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李公明

目录
引 子
第一章 废 园
第一节 西山道上
从盔甲厂到海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唐克扬笔底生花,将这所中国最成功教会大学的历史写得沈博绝丽,令人感慨。中国宫殿式的外观,现代文明的内核,比真正“中国式样”更重要的是“中国式的感觉”。这种形式主义思路,最终造出的却是总体成功的建筑与景观,这证明了园林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碰撞,对于近代中国有着指南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实践。 以唐博士的求学经历,写这本书有得天独厚的资料优势。但文献庞杂,信息的筛选就成了难题。我认为引用偏多,干扰主线;英文翻译和破折号过多,损失流畅;大量使用双引号,让我感觉他时不时在讽刺。全书对于翟伯(燕大校方)和茂飞(建筑师)的扯皮斗嘴着墨颇重,斗到最后一章,作者画风一转,开始写起诗情画意的校园生活了.......燕园仍在,只是已无人在意水泥斗拱不符合逻辑,这就是时间啊。
拥有建筑学与文学双重训练背景的唐克扬老师关于当今北京大学校址所在地——燕园的演化变迁历史的一部佳作的修订再版。在这本书当中,作者充分运用包括历史图片、私人通信、日记、回忆录等在内的各类中外文史料,为读者还原燕园一带,从被废弃的明清园林,转化为燕京大学校址的完整过程。作者在史料搜集与挖掘方面的功力,以及对于燕京大学校园生活的还原能力,或许得益于其求学过的北大中文系注重文学史训练的传统;其在文学方面的教育背景,又赋予了本书表达流畅、非常耐读的特征;而书中对于燕园布局与规划变迁历程,以及燕京大学建筑风格等方面的论述,则充分彰显了作者在建筑学方面的不俗造诣。全书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作者在字里行间,对于燕园这片土地的无限珍视与温情。
唐克扬的建筑史写作,受西方的理论影响极深,我之前读他的《美术馆十议》《在空间的密林里》,都不大喜欢,术语和概念太多了,晦涩,不知所云。这本早期重版的《从废园到燕园》,倒是扎实、清新,贴近读者的,改变了一些印象。建筑层面上的史料和人事纠葛写得很翔实,后面推出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讨论也很自然。
对今天的燕园人来说,这座十三层的博雅塔已成为燕园的标志。和燕京大学中其他“中式”建筑相同,博雅塔徒有中国式的外表,但它所摹写的木构建筑却并非砖砌,而是由混凝土预制的。这座基本实心的密檐宝塔里面没有舍利和经函,却有层层铁链通向顶端,它本是一座用于提升水位,以便向全校供应自来水的水塔。这座塔的奥妙不仅限于此。“湖光”一章已经强调了园林景观对于燕京大学校园规划的意义,这种意义甚至也着落到建筑设计本身。这塔是座具有使用功能的“建筑”,但它又不是一座平常建筑,它使得燕大的校园规划平添了许多“景观”的意味,也使得“燕园”的形象更加有声有色;这座塔明显是校园规划中平地升起的那个“中国园林”阐释框架的产物,是其他所有教会大学设计中阙如的因素……中国化其实和西化或现代化同是一币两面,中国化的巅峰时刻就是博雅塔
唐克扬在全书最后一处地方提到一件事情:1990年北京市政府确定“原燕京大学未名湖区”为文物保护单位,以一个其实多半是人工营造的“小湖”作为保护对象,这大概是全国也少见的一个现象。貌似闲笔,蕴意却深,是仿佛最后点题的存在。虽然文献史料基础厚重,但唐克扬这本书并非单纯的考据之作。他要描述的是一个从“废园”到“燕园”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不仅仅是当初选址如何艰难,后来司徒雷登面对的各方关系如何复杂,而是燕园如何成为了北大?字里行间掩藏的终极问题是北大又何以成为北大?就像书中谈到燕园的“入画”和“如画”并非一个单纯的建筑学问题,而在于和“画”相关的动词——“人”和“如”。从废园到燕园的过程,其实质是北大所催唤起的特殊生活情态和精神内核的时光旅程。也许,这也正是未名湖被认定为文物的原因所在吧。
 20世纪20年代起,在燕京大学大首任校长司徒雷登的主导下,美国建筑设计师茂飞和燕京大学教授翟伯联手在前清的皇家废园上建起了一座“世界美丽的校园”,这就是如今北大校园的前身——燕京大学的“燕园”。在唐克扬《从废园到燕园》一书中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燕园风貌。不过此处的“燕园”只是今日北大本部的一部分,即昔日的燕京大学校区。概而言之,该区域东西自北大西门到博雅塔,南北自民主楼到燕南园,并含朗润园。在唐克扬笔下,燕园风貌自历史深处缓缓展开,幽深而壮阔。
材料找得很扎实,随文插入的体量巨大。但我怀疑他比文的背景严重损害了字句本该具备的通畅
对近代史上的“中国建筑复兴”一直非常感兴趣,这个现象其实兵分两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和在华外国建筑师,前者对中国古建的理解更深刻,是哲匠,后者是不深刻但大胆的操作者,这本书写了我一直好奇的茂飞和他营造的燕园——近代建筑史上,茂飞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南京的首都计划和金陵女大、湖南湘雅也是他设计的。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由园而人,细致还原出作为“景观”的“燕园”如何在各种历史的偶然中一点点拼成,也谈到这一物理空间里大学师生的精神文化,二者互相成就。应该列为北大校史必读书!
特别细致的一本书,作者会讲故事,也有深情在里面。生动展现了燕园设计过程中的偶然与必然,合作与角力,最后诞生这个虽然被梁思成各种吐槽但足够入选国保的杰作。可惜茂飞的几张图都印得扣扣索索,大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