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民族的神话的封面

民族的神话

[美]帕特里克·格里

出版时间

2022-02-01

ISBN

9787559829931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本书揭示了古代晚期到中世纪早期欧洲族群演化的真实版本,内容囊括从古代希腊到20世纪南非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浪漫主义政治哲学、“科学的”历史学、印欧语文学和民族考古学等看似中立客观的学术工具共同创造了滥用和曲解历史的民族主义史学,为族群民族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书中, 格里不仅考证了古典晚期和中世纪早期欧洲的族群演化,还阐述了民族主义史学在1800至1900年形成的过程及其产生的灾难性影响。作者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巧妙深刻的论证,向公众展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变动性。

*媒体/名人推荐

在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纠缠混融的当下,这本有关欧洲中世纪早期族群演化的经典著作,在探索真知、道德警省和学科责任等多个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一本极为出色的通俗作品。书中勾画了现代欧洲国民国家的源头,以及演化过程,再次证实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有关国民国家的命题:它们是想象的共同体。它们的形成,罗马和基督教是两个关键因素。“蛮族从帝国里消失了,所以罗马人也绝迹了。”作者这句精彩的总结,试图说明,虽然现代国民国家其来有自,但它们与祖先的“家族相似性”都非常可疑。——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办人)

这部极具原创性的著作,以与众不同的视角探讨了现代学术圈中的热议话题,同时又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到这些争论与现代欧洲史的密切联系上。在思路的清晰度方面,这本书堪称典范,值得广泛阅读,它必然会引发学者间的一番热烈讨论。——彼得·布朗(普林斯顿大学荣休历史学教授)

目录
致 谢
前 言 欧洲的身份危机
第一章 一道有毒的风景:
19世纪的族群观与民族主义
第二章 古代想象的族群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口气读完,从作者的定位入门和大众读物的角度佳作无疑了
那些主张关于民族统一性的神话应该被找回的人,认定那些过去的记忆应该存留,这种神话必须从个体记忆变成集体记忆。这些事件的诉求不仅仅是惩罚和警醒,而是讨论和交谈过去,从而为逝者招魂;其次的愿望是在一个公开和正式的场合,以一种能够获得公共许可的方式来再现黑暗的年代,要传递给未曾经历的人。
家人们推荐这本书看了确实很震撼
内容囊括从古代希腊到20世纪南非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还阐述了民族主义史学在1800至1900年形成的过程及其产生的灾难性影响。作者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巧妙深刻的论证,向公众展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很值得学习了解
书不用说了,算是经典,译文也很棒。
“蛮族”不是对遥远异乡的想象,而是对“邻居”的激烈他者化。
这本书终于有中文版了,真羡慕英语好到可以读原版的人。而且这个出版时间点还真的是,就很有缘……
重点梳理了第一个公元千年内欧洲族群和欧洲身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欧洲族群做出一个区别于近代族群民族主义的新的理解。 历史上真实的族群是变动不居的。罗马人、日耳曼人、伦巴底人、阿瓦尔人、哥特人、匈人、法兰克人等大大小小的族群,先后在欧洲大陆上崛起衰落、此消彼长,欧洲族群的发展始终在不断地形成、扩大、融合、分化、重组、消失过程中持续地演变。经历漫长的历史变迁之后,即使沿用了相同的族群名称,其族群的属性、内涵也早已不同往日了。
本书是一本探讨民族概念研究的学术史著作,在作者格里看来,宗教、血统、贵族权力与社会阶级四个层面的认同是欧洲中世纪前后民族认同的基本标志,欧洲各族第一次产生民族归属感的时代是罗马,语言是为民族区分的标志,而教育机构的本质是为了普及民族文化的政治工具。但是如此的观念只适用于欧洲,当欧洲殖民者来到南非,发现非洲的酋长制模式与欧洲的民族认同区别很大,于是才有后来的“想象的共同体”等概念性的迷惘。但是本书读来让人觉得还是非常有欧洲中心观的特色,毕竟成吉思汗的出现,也曾让中亚草原人民产生了极强的民族认同,但是这一认同过程在本书中未曾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