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寻蜀记的封面

寻蜀记

萧易

出版时间

2021-04-01

ISBN

9787559830623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中国国家地理》《南方周末》知名专栏撰稿人萧易最新作品——但凡考古上有新的发现,萧易总会去现场一探究竟,而《中国国家地理》和《华夏地理》上但凡有和巴蜀地区的石窟、考古相关的文章,几乎都是他写的。《中国国家地理》编辑刘乾坤曾介绍到,自2009年萧易为杂志撰写安岳石窟起,今天的他已经是《中国国家地理》发稿量第一的作家了。此次出版的《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是萧易继《知·道——石窟里的中国道教》《影子之城——梁思成与1939/1941年的广汉》之后的又一部作品。

★ 历时10年19次亲自踏访,足迹遍布巴蜀的考古寻访发现之旅——10余年的考古寻访,19次与《中国国家地理》同行的发现之旅,4000余年的文明追溯,汇集成了一部在脚下遗迹与千年文明间切换的蜀地史。书中的考古发掘大多是萧易参与的,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巴蜀,那些荒野中的遗址,也是他一步步踏访、整理的。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作者将四千余年的四川历史作了有序梳理,通过生动的考古发掘,具体而微地讲述历朝历代的故事。那些原本不见于史料记载的人物,也在他笔下变得鲜活起来……

★ 以考古的角度进入历史,集结了四川最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遗址——萧易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以时间为断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而这些文物串连起来,恰恰形成了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了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 极具人文关怀的民间立场记述,将目光投向那些被史书遗忘的片断——我们熟悉的历史,往往是通史的书写方式,但还有无数故事的发生,由于未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自然也就鲜为人知了。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得以管窥更多历史的细枝末节,串联各个时期的考古遗址,就翻开了一部史书外的历史。萧易在书中将自己“投射”到历史里去,让历史想象建立在考古实物与文献史料比对之上,并试图从微观的剖面解读蜀地历史——它的主角,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它的故事,来源于某些被史书遗忘的片段。

★ 收录300余幅高清配图,内附“出土文物在哪里”古迹导览示意——书中收录高清配图300余幅,均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团队拍摄,同时配文物线描图若干幅,生动展现中国文物之美。该书采用了流畅舒适的设计风格,选择了墨绿色皮面材质打造封面,书中还设计了两幅“古墓内景”大拉页,书后还附上了一份“出土文物在哪里”的导览示意,将书中提及的出土文物现在所藏的博物馆信息进行了详细的罗列,大家可以一起寻古迹、看考古、赏文物、知巴蜀。

内容简介:作者萧易跟随《中国国家地理》进行考古之旅,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集结19篇文章,汇成《寻蜀记》。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从微观的角度,一一呈现并解读出汉代的石阙、唐代的石窟、宋代的古城、明代的陵墓、清代的建筑……这些文物串连起来,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目录
先 秦
纵目之神 三星堆的青铜时代
金沙遗址 沉睡千年的古蜀王都
载魂之舟 追寻开明王朝的背影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考古学中的游记体?全书没有citation让我很崩溃….图片很多很好,但是图片都没有给出处或者credit….适合作为学生课外通俗读本
生动。
推荐一本新书《寻蜀记》,该书是作者萧易十九次与《中国国家地理》同行的发现之旅。作者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书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这些文物串联起来,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呈现了四川深厚的人文历史。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了解一个城市的底蕴。想跟着书去参观各大博物馆
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看了之后又想去四川了 历史书上记载的都是王侯将相的事迹,然而历史并不止是属于他们的。作者萧易从古蜀国的考古遗址,讲到明清时代的古建筑,说得不仅是属于四川的大历史,也叙述了当年很多老百姓的故事。古时候的平民,小商人,小官吏好像离我们很远,然而通过作者的叙述,又让我觉得他们彷佛没有走很远。 书中的内容就不在这里具体介绍了,在这里记录一下自己感兴趣的景点 1. 蒲江战国船棺葬 - 成都博物馆。 2. 合江金棺材-合江汉代画像石棺馆。 3. 泸州宋墓 - 泸县博物馆,泸州博物馆。 4. 钓鱼城 - 重庆合川。 5. 报恩寺 - 平武县。
加厚款人文历史
一部比较不错的科普读物。
轻松可读的一本小书,作者现场踏访了四川的一些古迹遗存,并联系当时的一段历史,结合在一起叙述。好处是将历史与文物通俗化,让人们通过文物了解更多史实,同时也给读者推荐了许多古迹游览之处。但作者所采用的那种报告文学的语态,让人觉得稍嫌夸张,缺乏历史考古类书籍应有的严谨厚重之感。当然,这也是中国此类著作的通病:要么学术性太重不易阅读,要么戏说过甚哗众取宠。
囫囵吞枣,匆匆一瞥。说的我自己。有兴趣的内容一定要到对应的博物馆去看。
1)看完了先秦部分,很失望。作者喜欢无故抒情,像沉迷高考满分作文的学生,缺乏真诚,对考古结论随口就来,很不严谨。和《四川通史》比差太远了。2)看完了全本,实在是觉得作者文学功底欠佳,文笔先不说,语法错误不胜枚举,已经习以为常了;谈到历史时,常常过于轻薄,缺少严谨的治学之风;但平心而论,偶尔也有不错的段落,且多亲身造访实地,对此我还是有一丝敬佩之情的;作为四川人依旧对这本书的存在表示感恩,就内容而言是很有收获的,因此勉强到4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