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意欲何为的封面

意欲何为

[美]胡宗绮(Jennifer M. Neighbors)

出版时间

2020-08-30

ISBN

9787559831293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为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宗智教授主编的“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01号图书。

中国传统律典对于刑事重罪类别的界定和划分有着精密的层级结构。本书以犯罪意图为核心,由低到高探讨了中国帝制时期杀人罪的谱系:位于这一谱系最底层的是意外致人死亡、低级别的疏忽大意致人死亡和鲁莽冲动致人死亡;斗殴杀及其他有伤害意图的杀人犯罪则位于过失与故意之间的灰色地带;位于谱系最高层的是有杀人意图的故杀与谋杀。

通过大量的判例和律注,本书解析了各个杀人类别之间的层级区分以及中国传统法律中概念连接情境的基本特征。民国刑法效仿现代欧洲和日本,在杀人犯罪方面建立起故意与过失的二元划分,并试图剔除法律中的情境因素,建立起韦伯式的形式理性法。这使得传统法律中的诸多范畴无所归依,新法律的概念界定含糊不清,也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扰。但民国法律与传统法的关系并非完全断裂,法官们的判决不时会映射出清律当中的内容,使民国时期的司法与帝制晚期的社会规则更加接近。

此外,本书还对中国法制史上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如韦伯的法律理想类型、法律的形式理性及概念抽象性、现代性与前现代性予以回应。

胡宗绮(Jennifer M. Neighbors),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学(中国史研究方向)博士,师从黄宗智教授;现为普吉特湾大学(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刑事法律。出版有专著A Question of Intent:Homicide Law and Criminal Justice in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Brill出版社2018年英文版。

景风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师从黄宗智教授。现为四川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在Modern China、《开放时代》、《法学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 绪论
——学术与法律中的传统性和现代性
——断裂
——延续
——理论与实践中的正义内涵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3.5.
近代中国杀人犯罪的意图谱系与刑事正义:过失杀、戏杀、误杀、斗殴杀、故意杀、谋杀。
「韦伯式」法律预设了社会或道德的整体性,这显然不适应中国社会,所以传统情境主义更为有效。前后重复多了点,减一星,没看完,加一星。故四星。
通过对清朝和民国两个时期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实践比较,认识清朝”以具体情景为中心”的法律体系和西方的”绝对理性”的法律体系的优缺点。观点值得借鉴。
我真的很不理解大家为啥写本书就要diss韦伯。人家搞社会学的,把高度结构性的理论放在微观层面肯定会有不适用的时候啊😂这不就跟作者diss抽象的民国法律不够清朝具体所以也不算进步一样😅我看现在主流历史学的宣言不如就叫“宏观理论已死”、“经典社会学人通通下地狱”算了。
我们已经很熟悉Asian study宇宙的基本切入方法,那就是在惰性材料中考掘另类现代性。只要研究者的心性足够刚强,材料就不得不举手投降,纵横无碍,宛如热刀切过黄油。证伪韦伯命题是无比容易的,你只需要紧紧抓住大清的六杀体系,就足以证明大清并非完全不现代,民国并非完全现代。原因显然并非作者在智识上超越了韦伯,而在于“黑猫不完全黑,白猫不完全白”这种命题本来就极易论证。在最粗疏的东亚研究课程中,怠懒的学生只需要学会这一心法,distinction的奖赏就已经为他们存留。
马伯庸推荐。有些啰嗦,整个脉络还是很清晰的。作者提到明清律法,但所举实例都是晚清时期。
感觉有点车轱辘话 可能我太不懂法律史没看出其趣味/贡献/意义
又一本推翻刻板印象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