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衰世与西法的封面

衰世与西法

杨国强

出版时间

2020-10-01

ISBN

9787559832054

评分

★★★★★

标签

政治

书籍介绍
在晚清这个历史转折点,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列强的入侵、内部的社会动荡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衰世与西法》带领我们走进那段充满变革与探索的岁月,揭示了当时士人阶层如何在坚守文化根基的同时,尝试接纳和融合西方文明,以求国家富强。本书通过细致的历史叙述和深入的人物剖析,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复杂性与矛盾,以及人们对于现代化的不同理解和实践。
作者简介
杨国强,生于1948年,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自1985年起,师从陈旭麓先生,在历史领域有深厚造诣。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国近代史,特别是晚清知识分子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分析。其知名作品包括《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多次再版)、《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惶:曾国藩、李鸿章及其时代》、《脉延的人文:历史中的问题和意义》以及《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增订版)。在学术界,他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享有盛誉。
推荐理由
《衰世与西法》一书深入剖析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变迁,以及在西方冲击下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它不仅展示了历史事件的全貌,还揭示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冲突和制度演变。对于那些对中国近代史、中西文化交流或社会变革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丰富且深入的历史分析,有助于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脉络与人物抉择。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国近代史有研究兴趣的学者
希望了解中西文化交流历史的学生
对晚清社会变革过程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文化冲突与融合议题的思考者。
书籍脑图
目录
上编 从庚申到甲午:古今中西之间的冲击与回应
智勇俱困之秋
“庚申之变”:创钜痛深中的审视和省思 017
经世之学的延伸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起点 032
中国人的历史经验和历史经验之外的世界 05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用功至极。
这书9.2评分....太偏高。虽然篇幅厚重 精装,其实是多篇读史心得,各篇联系弱,甚至没有什么主题。内容也无甚新意,史论史观无缝对接官方定性(从引用可见),只不过没有使用无产阶级语文,但又略带余秋雨风格...
文章很经典,但是文字很古旧聱牙。增补之处很多,足见努力。
[PL]今年读到的最好的历史书之一([天朝的崩溃]是另外一本)。作者文笔功底真好,文字很有力度。晚清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在西潮冲击下,社会各个层面开始分裂瓦解,由此有了追求自强与富强的变法需求,虽未真正改变式微之局面,新的规则,人事,命运,体系仍缓缓拉开。被迫打开国门不是没有收获,国人开始了解与西方国家打交道的正确方式,学着遵守规则,而西方人也在了解着中国,其中还有如美驻中国大使蒲安臣这样,呼唤对中国公平合理的人。 这一条崎岖路,我们走了太久。而面对那些在漫漫长途里彰显‘士不可以不弘毅’的一个个大写的人,只愿轻言轻语,负弩前驱。
一边准备硕论开题一边读这本书。建议先阅读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再阅读本书,能明显感受到师生之间思想的延续与联结。与陈著相同,本书以对晚清中国社会结构的新陈代谢过程为讨论核心,详细勾勒西方冲击所导致的国势变、朝野变、学理变与人心变。具体考察自秦汉以来两年多年和自清代以来二百六十多年社会结构的脱榫与解体。在讨论重大政治事件与代表性人物之余,充分关注到地方社会的演化过程。特别是《哀世社会相》、《以洋务为中心的三十年历史与士大夫在古今中西之间的分化》、《争战留下的震荡:甲午乙未之际清流的重起和剧变》以及《旧道理和新思想之间》几章,让我眼前一亮,深受启发。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的文笔流畅细腻,摒弃了很多通史著作中令人望而生畏的刻板表达,阅读体验极佳。很棒的一本书,值得我反复阅读。
佶屈聱牙的遣词造句与欧化的语句结构并举,除此之外都是友好的。
把史论扩充成史著相当不容易。通体读下来比书局版更舒服。对“衰世”的分析没的说,绝对一流。个人觉得唯一遗憾的是对“西法”的切入略薄,像是差一口气没有续上,但是不妨碍在我心中封神。
文笔颇好,到收获不多。
还行,切面比较多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