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的封面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英] 亚当·希金博特姆

出版时间

2021-03-01

ISBN

9787559834027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如同一道深刻的伤痕,警示着我们科技的力量与脆弱并存。《切尔诺贝利的午夜》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改变世界历史的夜晚,通过细致入微的叙述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这场灾难背后的人性、制度与技术挑战。在这个追求进步与效率的时代,这本书提醒我们,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而对未知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尊重,是我们在面对科技风险时不可或缺的智慧。
作者简介
亚当·希金博特姆,1968年生于英国,活跃于《纽约客》、《连线》、《史密森尼》和《纽约时报杂志》的多领域主笔。他的作品跨越文化与科学,深受读者喜爱。译者鲁伊,一位居住在澳大利亚的独立文学翻译家,曾供职于《三联生活周刊》,以其深邃的理解力和精准的笔触,将如《切尔诺贝利的午夜》、《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等重量级作品呈现给中文读者,其中,《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一书的翻译曾荣获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奖翻译奖。
推荐理由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一书深入剖析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起因、经过与后续影响,不仅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记录,还揭示了决策失误、技术缺陷以及社会体制在悲剧中的角色。它促使读者反思科技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以及信息透明度对于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对历史事件背后深层原因感兴趣,关注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部兼具教育意义和启发性的作品。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事件背后深层原因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人群
希望理解人类社会在应对重大灾难时行为模式的学生和研究者
对于科学进步与社会责任有思考的政策制定者或未来领导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切尔诺贝利地图
出场人物
引子
Ⅰ 一座城市的诞生
一  苏维埃的普罗米修斯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要么想读,要么读过,很难在读。透过简洁清晰的照片与地图,从前后的城市、曾经的脸庞和奇怪材料凝成的“大象脚”,透过浩繁卷帙和无数采访转化成的复述,你仿佛坐在由25个画面组成的全景监控室里,看着大象如何溃于一点,如何为自己钉上物理意义和心理意义上的“石棺”。
为了编辑这本书,看完了国内出版的另外几本关于切尔诺贝利的书,真实的感觉是,希金博特姆的这本更为全面、平衡。 平衡一是指在内容上,除了写对事故的处理,还有医院的救护、对禁区的清理、事故调查、西方媒体的反应等更重要的后续。 此外还指他并没有一味用西方视角批判苏联,而将焦点放在个体以及他们所作的种种艰难选择。所谓的体制只是一个无形的抽象怪物,每一个个体才是具体的动人的。 第一批冲进去救火的消防员瓦西里25岁,他是被辐照得最厉害的患者之一。他请护士帮他偷偷带了一束花,送给他的妻子。“夫妻二人一道在病房里看了五一劳动节的烟花。瓦西里还能站起来,两人看向窗外时,他用双臂搂着她。”但他还是死了。事故发生后的十五天,死神接二连三降临。这时候作者只是写到:“窗外花开满树,天气简直完美。整个莫斯科一切如常。”
一页的开年重磅。一场长达十数年的全景式灾难调查,一座令人惊叹的、写满了名字与记忆的非虚构写作丰碑。为什么我们依然需要读“切尔诺贝利”。尤其是在2021年,我们世纪里的后灾难纪年。因为…… “比灾难更可怕的谎言,比谎言更可怕的是遗忘。” “不要忘记。不要忘记。不要忘记。”
无论什么时候阅读,灾难的真相永远触目惊心。谎言的交织、技术与政治的层层错位导致了切尔诺贝利的悲剧,而为了弥补人类因狂妄自大所犯下的错误,却只能不断地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物力。核辐射影响下,人体生理机能的崩溃过程像是一部真实可感的恐怖片,而个体之外,国家政体也在迅速地走向瓦解。然而,相比于人类面对“午夜”时的无力,“大自然能够以全新的、不可预测的方式完成自愈”——出人意料,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从第一页起(毕竟是一页出品)就有极强的电影感,像是看一部恐怖片,但这都是真的。
在俄乌局势恶化时终于读完……只能“哀民生之多艰”
太好看了
作者描述还是比较客观的
触目惊心
读后发人深省,HBO的《切尔诺贝利》电视剧镜头不断从脑海中涌现出来,真切而揪心。如何让核资源为人类造福,如何有效杜绝核污染,可能是切尔诺贝利后时代最值得需要反思的问题。毕竟,被盖上了“石棺”就真的安全了吗?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