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眩晕的封面

眩晕

[德国]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出版时间

2021-03-31

ISBN

9787559836281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是塞巴尔德的小说处女作,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以司汤达的视角,讲述了他的从军经历、与梅毒的斗争以及无果的爱情;第二章讲述了“我”在意大利多地的旅行,或者说被不安驱动的一次次逃离;第三章讲述了卡夫卡于一九一三年在意大利的一次公务出差和浴疗之旅;最后一章,“我”重返德国故乡,挖掘自己的童年记忆。

四个部分都围绕着一个孤独的叙述者,他们都踏上了古怪而令人不安的旅程,而“我”在旅行中撞见了各种分身、尾随者、历史鬼魂,不断与神秘的猎人格拉胡斯相遇,还隐约与不同时空的司汤达和卡夫卡共享了相似的惊恐和困顿……

【精彩书评】

这是一幅心灵的自画像——关于一颗躁动不安、持续不满的心灵,一颗受尽折磨、轻易落入幻觉的心灵。——苏珊·桑塔格

塞巴尔德是一位激动人心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家。他让叙述成为一种查究的狂喜状态。——《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高度私人化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示了塞巴尔德写作的发源,并不断为他提供了新的刺激和灵感。——《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一个人在日常阅读中,不可能遇到像《眩晕》这样的作品。从书中抽离时,他会被震撼、吸引,且深深打动。——安妮塔·布鲁克纳

塞巴尔德的主题是记忆,以及记忆的韧性和不可靠性……他从记忆的衰退、狂热的想象、富有创造力的荒芜状态入手,对记忆的虚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执着的、看似随意的流浪——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次邂逅到下一次邂逅——有一种疯狂的精确性。他记录微小的对话,仔细描述与他短暂同行的陌生人,给出地图和时间表。他似乎在用写作使自己保持镇定。——A.

S. 拜厄特

【编辑推荐】

1. 塞巴尔德小说处女作,中文世界首面世:苏珊·桑塔格誉为“心灵的自画像”;既是塞巴尔德不竭的灵感之泉,也是其小说风格的源起,往后的作品都是其分身和改写。

2. 最贴近塞巴尔德本人的“存在之书”:致敬卡夫卡,以卡夫卡笔下的神秘人物贯穿全书;从具体的历史主题

抽身,关注个体与记忆的对峙,通过一贯的虚实结合、图文并置,书写存在的冷峻本质。

3. 眩晕与骗局:德语标题 Schwindel

既指眩晕,也指骗局。充满了重复、巧合、异变、断裂的文字让叙述的时间发生扭曲,互相交叉,“我”和读者都被甩入了大脑无法处理的、不可知的四维空间——记忆,这也许就是眩晕感的来源。不可靠的记忆伪装成秩序与规律,让人错觉能通过记忆把握过去、预见未来,而历史从不是整体,时间并不连贯,生命也没有范式与模板可循,人只能被围困在记忆的骗局里,以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存在。

4. 叙述的负空间:虽然塞巴尔德细致入微地描写旅途风景、绘画与建筑的专业细节、个体的敏锐情绪,主题却是在反复表达中愈发浓重的沉默——它们是塞巴尔德作品的不变母题,即无法讲述的真相、无法和解的过去和无法理解的记忆。绕着这些不可接近的存在打转,读者将获得一次目眩神迷的阅读体验。

(塞巴尔德的文字有一种“越说越沉默”的特质,细节越详尽、句子越绵长,书的气氛就越凝重、声音越沉寂,这是因为他的文字是为那些无法被讲述的主题服务的:真相、过去与记忆。就像一幅黑白正负画,文字组成了画面中最显眼的白色部分,主题却落在不被讲述的黑影中。)

5. 塞巴尔德小说系列收官之作:

处女作《眩晕》:塞巴尔德书写的发源,融合记忆、历史与神话的存在之书;

成名作《移民》:半虚构传记,四个关于背井离乡的犹太人的故事;

经典作《土星之环》:非典型游记,一座跨越文学、艺术、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记忆博物馆;

代表作《奥斯特利茨》:塞巴尔德风格的集大成者,内容包罗万象,结合犹太人历史更加深刻地探讨了“记忆”这一贯穿塞巴尔德作品的主题。

目录
贝尔,或爱之奇异事实 1
海外 27
K. 博士的里瓦浴疗之旅 117
归乡 141
用户评论
记忆和通感。关于记忆,作者让我们见识到感受(记忆)与现实的紧张关系。现实是一把双刃剑,既见证我们的感受(书中一位女性重游故地时情绪崩溃),又能消弭之。两个主题变奏都谈到了这层消弭,司汤达说永远不要购买风景版画,因为不需多久“它们就将取代我们曾有的记忆”,而马伦哥战场树起的纪念柱只给他留下“极其平庸的印象”。卡夫卡的意大利旅行笔记时常在措辞上发生疯狂的转折,“让语言瞬间就被情感完全支配”,这是卡夫卡在有意识地抵抗现实对感受的侵蚀——这两个变奏也因这种错位而显得荒诞和喜剧。作者则从中提炼出保存记忆的办法:唯光影、触觉、声音、味道等在我们心灵中留下的感受最为真实,通过文字,我们捕捉它们、凝固它们,从而“把相去甚远但似乎属于同一秩序的事物勾连起来,”人生也因此获得了质地和意义。
对于废墟和遗骸的过分关注,以及遁入无形的幽灵视角,还这么引人入胜,可能也是一种消极的胜利,吧。
整个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和塞巴尔德的记忆裂变搏绕。最后一篇《回归》里稍显频繁的短句(对标于另外三篇的长句密度),和后来的《移民》气质相符。卡夫卡的阴影也几乎一直存在——童年记忆里的施拉克应该也是对《猎人格拉胡斯》的致敬。确实难以想象这是大师的处女作 ,但了解后得知这是作者46岁所写也就不奇怪了,这种漫长岁月下钻石抛光般的作品,其中的耐心本就不言而喻。
作为译者,我一千一万次地愿意成为塞巴尔德的一个幽灵,一个分身,或只是一个完全没有形体的扬声器。他还有太多蕴藉与黑暗的美丽与俳谐尚未言说。
1.塞巴尔德是个文本图灵机,生产出司汤达卡萨诺瓦卡夫卡和塞巴尔德本人历史幽灵的二重身,2.风格描述:无始无终,无主无次,万物平等,历史与文本互文
感觉还不错这本书,值得一看
想起了克里斯马克的《堤》,时间的旅行不过是人在记忆中的运动。而那些图片不是佐证,而是作假和断裂,最终我们丧失在沉默的注视中。回溯,在记忆的废墟上,时间是我们心灵悲哀的碎片。
猜猜里面有多少个信手拈来的故事?像意识流一般,我缴械投降顺从的跟着作者一路前行,文字里有特别多的否定和遗憾,却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出来。
塞巴爾德的文字意象像泛起漣漪的湖水一般,呈現出某次不經意的黃昏時分的雨後,濕漉漉的氣質,並肩聳立的破敗建築。同時揭示了我們悖謬的處境,我們只能通過寫作抵達回憶,而寫作卻在我們抵達的途中不斷編織新的迷惑之網,讓回憶更加神秘莫測。在此,客觀宏大的歷史敘事失效,關注個體獨特命運的敘事才能讓我們重獲生命的感覺,這就是作者給我們的啓示。等不來的睡眠背後是良心的放逐的不可能,也是在失重的歷史中漂浮的個體的對自我的詰問。擔架上覆著白布的屍體,誰能想到十一年後變成了他自己,在異鄉。
翻译可以更好;最后一篇好,书面amb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