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继往以为序章的封面

继往以为序章

田雷

出版时间

2021-12-01

ISBN

9787559843081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回应西化的“傲慢与偏见”,爬梳“八二宪法”如何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变革,一部扎根在中国大地上的宪法研究著作,探讨中国宪法制度如何展开。

王绍光、黄宗智、汪晖、苏力等多位学者一致推荐

【本书卖点】

1.王绍光、黄宗智、汪晖、苏力等多位学者一致推荐,“雅理中国”系列003号图书;

2.从宏大历史事件到特写镜头下的个体决断,呈现一幅多层次的立体的中国宪法史画卷。每一部宪法的背后,都有一篇史诗。本书点、线、面结合,既有大历史的跌宕书写,也有对人物的细节刻画,打开了宪法研究必要的历史纵深;

3.有着深刻的“问题意识”,始终扎根在中国大地。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历史及批判性分析对比美国宪法,本书试图回答:“八二宪法”,作为改革开放历史时期的国家根本法,它在文本上确认并规定了什么,追根溯源,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宪法第一条所言称的根本制度,到底规定了什么?作为一部法律,“八二宪法”又是如何实施的?;

4.回应西化的“傲慢与偏见”。对西方的经验和理论,作者反对“接轨心态”,反对不加区别的拿来主义,中国宪法学者可以借用外来的概念工具去理解中国的理论和实际,有勇气、能力与想象力去探究我们自己的宪法;

5.一堂生动的“宪法课”。本书的宪法叙事并不枯燥,而是以历史和规范文本为基础,从具体的人、事出发,追根溯源,爬梳“八二宪法”如何容纳时代的大变革;并且,书中呈现的“宪法观”,有趣生动,引人深思,值得广大法学人士阅读。

【图书简介】

一部扎根在中国大地上的宪法研究著作,探讨中国宪法制度如何展开。书中讨论的“宪法”,不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或某种西方的普世理论,而是站在中国宪法(尤其是“八二宪法”)的自身实践基础上,展现中国宪法和制度的自身逻辑与发展道路。

全书辑集了作者2010年以来的9篇作品,记录下一位青年学者10年来的学术探索。作者有着深刻的“问题意识”,在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历史基础之上,不仅探讨了中国宪法研究中的概念、范畴、方法和理论,还通过批判性分析对比美国宪法,试图打破西方理论的普世神话和话语霸权,进一步提出立足于中国实际的研究方法。同时,围绕中国宪法的实际框架,具体分析和研究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合理性及其积极意义。

【名家推荐】

站在政治的高度,跳出法条谈宪制,这本书树立了一个典范。

——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这是一本带有较浓厚的“历史感”和“真实感”的书。这里,“宪法”绝对不是个简单的文本或某种普世理论,而是一个形成和演变过程,其中包括历史人物的抉择和其历史情景,也包含政治和司法实际,更包含变与不变。在这样的视角下,宪法和宪法学成为一个变动中的、多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既有矛盾又有抱合,既有碎片也有整体。作者使用了生动的文字和实例,使得全书可读性较高。

——黄宗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荣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

如何发现中国问题,如何形成适合中国历史条件和时代变迁的概念、范畴、方法和理论,几乎是所有知识领域面临的挑战。不但需要反思简单的移植和搬用,而且需要对传统范畴和外来概念同时置于具体情境中加以审视,才能形成有说服力的理论。沿着苏力、强世功等对中国宪制的探索思路,田雷在中国政法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又一个富有生机的范例。

——汪晖,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不是关注概念层面的应然,而是从经验层面关注当代中国的一些宪法实践,田雷教授的研究非但拓展了宪法研究,也出色例证了社会科学的宪法研究进路。

——苏力,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编辑推荐】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中国宪法史一路磕磕绊绊,终于在以“八二宪法”为开端的改革阶段稳固下来,本书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探讨在改革开放的风云变幻中,宪法制度如何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历史变革和制度创新,揭示宪法在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上的演进。

本书装帧设计夹带“私货”,重庆为西南地区“法学重镇”,又和作者的求学、工作经历息息相关,故封面以重庆的摄影作品为主设计。摄影师是美国国家地理、星球研究员签约作者,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国家地理》《这里是中国》。

目录
★ 序言
★ 方法篇
☆ 重新发现中国宪法——我们所追求的宪法理论
☆ 与其改造宪法,不如改造我们的宪法观
☆ 文化内战与宪法信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者所要探究或者澄清的乃是如何去找寻和研究中国的宪法,正如他所说“我们永远不应忘记,中国宪制所要实施的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而非美国的或者学者口中的宪法。基于这一立场,作者对当下学界的一些观点和做法进行了讽刺和批判,提出要立足中国宪法历史与实践,多维度的去研究宪法。
承袭欧陆传统,区分作为权力工具之法与构成权力之法,也即constitution和constitutional law的区别,强调宪法或公法的政治性维度,试图纠正司法视角的偏颇。若能在思想史纵深上考察实证主义与司法视角如何兴起并主导我们对公法特别是宪法的理解,论证的力度将会更强。同时如果能从构成性角度思考国家权力的来源,结合哲学相关资源,对问题的推进会更好;此外,如果可以从功能主义角度切入,分析事实性所提供的规范性,其实对于弥合宪法研究中规范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差异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论文集读过。作者这么有雄心出个英译版吧,😄学苏力大国宪制。不能独在汉语世界流。。行。。
文笔远胜译笔。政治时间应该就是继往与序章的联结吧,战争与实力政治才是塑造宪制的第一要义。
时至今日,仍依稀记得大二在凯原楼图书馆初读田老“重新发现中国宪法”一文时的兴奋之感。并不夸张地说,这篇文章以及此后田老的一系列相关文字——“改造了我的宪法观”。当然,这种“宪法观”在当时是孤独的,现在也是。在国内法学界纷纷把目光投向各种“未来法治”问题时,这本关于过往的小书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正如书名所言,唯有“继往”,可开“序章”。在“新时代”由决议开启之际,审思八二宪制的四十年实践,或许正当其时。
许多人都想学苏力,可苏力既学不来,也不可学。这书的评分过高了。
宪法:简约,沟通历史、连接未来。罗翔老师说: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人内心的道德准则。而宪法更是基础建设中的根本,宪法的制定、修订,是对“人群”、对“人”诠释与尊重的一个进步过程,不断地调和基础的法、理、情。(详见书评长评)
英国哲学家麦金泰尔说,每个人的生活故事总是内嵌于那些共同体的故事之中,从这些共同体中,“我获得了我的所是”。可以说,田雷老师这些文章中所体现的宪法研究,起点与终点都锚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中,关注的是中国的宪制实践,发展的是中国的宪法学说。而这,正是我国宪法学者应有的立场和追求。
“美国是一个世界大国,但它是否有能力理解自己?时至今日,它是否还满足于自己作为智识上的殖民地,借用欧洲的概念来破译自己民族的身份?” 什么是你的贡献?
另类但颇有启发。宪制的体现就是共同体的存在及运行本身,宪法审查、宪法诉讼等专门活动可以化身各类形式蕴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