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的封面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李怀印

出版时间

2022-02-01

ISBN

9787559844125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经历了无数的变革和挑战。从封建王朝的辉煌到现代国家的崛起,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一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这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轨迹。
作者简介
李怀印,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2015-2021),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博士。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主要论著包括《重构近代中国》、《乡村中国纪事》、《华北村治》,并主编了“中国社会主义和改革道路的再思考”及“当代中国史研究”两套大型丛书。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对近代中国历史有深入独到的见解。
推荐理由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这本书通过详细梳理和分析1600年至1949年间中国的历史变迁,展现了从传统王朝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复杂过程。书中不仅深入探讨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化,还揭示了这些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对于对中国近现代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极具价值和启发性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于历史爱好者、政治学研究者、社会学工作者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特别是对于正在学习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学子,这本书将为他们提供宝贵的学术资源。
书籍脑图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问题所在
地缘、财政、认同:一个分析架构
若干关键论题
★ 第二章 早期近代疆域国家的形成:清朝前期和中期的中国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确实里面有很多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和以往历史书上传授的知识很不一样。
基本评分:四星半。很宏大的思考,有几个部分读起来的时候确实眼前一亮,比如双重治理下被动防御塑造的清政府,还有“低度财政均衡”,“集权化地方主义”,以及用财政军事模型重新诠释现代中国的形成。特别是后一部分,可以进而将中国革命还原到“从地方走向全国”的地方性活动,即是在war期间更有效果的地方模式向全国的推广,而不是一个预设的或是整全一体的活动。当然,我感觉宏大史学著作始终有一个问题,就是感觉好像存在一个挥之不去的“历史精神”,有意识地去串联起不同时期的所有事件与人物。当然,最后一个感觉,就是同样的主题,或者说一个老生常谈的主题,但是我们自己在开展研究时经常找不到自己的“研究问题”是什么,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mann的理论的中国近代史移植版本。
很赞叹!相比于孔飞力,更中国。相比于徐中约,更当下。
这本书处处模仿濮德培的书。然而从思考的深度、体量来看,作者压根没有回答他自己在导论中提出的那些宏大问题的能力,就算是提要也做不好。在濮德培那本书面前这本真的是中学生写作。
地缘、财政和认同三维度的分析框架,对帝国与民族国家二元模式的批评,认为那些移植自国外的任何理念和模式,最终不得不让位与植根于中国自身传统和资源的内在动力和逻辑。 国家模式如此,治理模式以及其他领域也在进行此种尝试解读。
“集权化地方主义”这个概念深受学习,但就没有深入剥削。残念!
视野还是蛮开阔的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