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华帝国的轮廓的封面

中华帝国的轮廓

吕澎

出版时间

2022-04-30

ISBN

9787559847522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帝国历经了无数的风雨变迁,儒家和道家思想始终贯穿其中,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挖掘了这些思想在各个时期的演变过程,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
吕澎,生于四川美术学院的特聘教授,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艺术史学家。他的学术著作丰富,涵盖了绘画美学、艺术文化等多个领域,如《欧洲现代绘画美学》、《现代绘画:新的形象语言》等。与易丹合作的作品包括《20世纪艺术文化》、《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和《20世纪中国艺术史》,这些作品对中国及全球的艺术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他还撰写了《现代艺术与文化批判》、《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等,深入剖析了不同时期的艺术现象和文化背景。他的最新力作《溪山清远——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历史与趣味转型》,则聚焦于中国古代绘画的研究。吕澎的著作以其深度的学术洞察和广博的知识体系,在艺术学界赢得了极高的评价。
推荐理由
《中华帝国的轮廓》一书通过对中华帝国历史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从秦汉时期到唐宋时期,儒家和道家思想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深远影响。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哲学思想的详细解读,揭示了不同时期的思想潮流和它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让读者深刻理解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华历史、哲学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思想发展的读者
历史专业学生和教师
以及对思想史和文化研究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Ⅰ 中国的历史被认为从“三皇五帝”开始,然而在不同的古书里,关于三皇五帝有不同的说法,很不统一。大致自公元前2070 年至前256 年,是所谓夏、商、周三代,目前的考古发现,只有从商代开始才有确实的物证——甲骨文和青铜器。据现有资料,“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铭文中,而汉语“中国”一词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生活其中的先民自称“华夏”。
Ⅱ 秦通过战争统一了中国,从此秦始皇被“定于一尊”,之后,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巩固统一、扩展疆域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是思想。最初,“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是刘邦的治国理论,目的在于满足人民在征战年月之后渴望安宁、休养生息的愿望。汉武帝刘彻在位(前140—前88)时,政治上的中央集权非常成功,他显然意识到维持中央统治的方法是应该塑造人们的思想,他选择了儒家,故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
Ⅲ 元朝时,两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在宫廷的那类生活方式显然没有了。因为战争与掠杀,画家、诗人、学者离开杭州,迁移到无锡、苏州、扬州等地生活。政治上的压抑和权力的进一步丧失,连同野蛮的文化习性与龌龊的宫廷权术的控制,知识分子的心境朝着晚宋的内向性进一步发展。像苏轼早就使用了的象征与借喻自元代以后变得非常普遍。与自然紧密关联的梅、兰、竹、菊作为视觉形象的专门科目被反复表现,以表达作者的政治态度与道德情操。而这个历史时期的“复古”态度与其说是一种趣味,不如说是将其视为更为彻底的躲避与逃逸。文人们没有前方的概念,却有值得骄傲的过去,新的感受没有别的渠道去表达,就借助于历史,或者利用过去的笔墨与态度来迂回地抒发内心的复杂感受。画家们已经非常肯定绘画与真实的自然彻底分离,他们知道在笔墨和线条的功夫上就可以做趣味文章,不问自然、不问社会的习惯成为之后文化人的习惯。然而,在中国传统文明正在走向复杂演变的同时,另一个文明发展力量渐渐显露出来。
Ⅳ 尽管《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已经认定了葡萄牙与西班牙试图瓜分世界的边界,但是,利奥十世(Leo Ⅹ)在1515 年11 月3 日发布的通谕中进一步明确:赋予葡萄牙发现、占领以及将要占领的土地——“从博哈多尔角(Bojador)到印度,不论位于何处,甚至是今天未知的地方”——的特许权,任何人在这个范围内贸易、捕鱼甚至航行,须经得葡萄牙国王的准许。可以想象,作为对这个特许权的回报,葡萄牙国王要为天主教向新领域的发展提供经费、建设教堂和派遣传教士。
Ⅴ 晚明的政治形势可以用一摊烂泥来形容。帮助皇帝的官僚和那些捍卫正统的士大夫总是受到排挤与打击,除非皇帝再次遭遇危机,那些有能力的官吏才有可能回到他们应有的位置。这类典型的政治案例表现为东林书院的命运。1604 年,被朝廷革职多年的顾宪成(1550—1612)在朋友和士子们的协助下,合资修复了宋儒杨时的祠堂,他们建立书院用于讲学论道、著述出版。这些学者——重要的领袖还有高攀龙——开办书院的目的是矫正王阳明心学的空疏,尊重儒学经典,准确理解孔孟之道的精髓,不要因为误读而使儒家思想的传播与运用偏离正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正如封皮所说
吕澎老师《20世纪中国史》的序言,集结成了一小册书。值得细品
翻译腔流水账
亮点是后半部关于清末的近代史部分,不同于传统教科书中历史表述的客观冷静。
真的如作者所说,只适合坐飞机火车看。本书是一个序言,一个序言单独成书,然后标价58,还好我是图书馆借着看的
近代史部分可读
作为普及性读物呢,主打一个掉书袋无主见,浓厚的翻译腔更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作为艺术史学者来写国史呢,那确实是失败的尝试,真的,出版的意义在哪里……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