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微影海上:时间的风景的封面

微影海上:时间的风景

徐明松

出版时间

2022-08-01

ISBN

9787559851147

评分

★★★★★

标签

艺术

书籍介绍

◎ 内容简介

本书为徐明松的微摄影作品集,辅以艺术评论精选,构成一部精心编排的图文集。徐明松是上海著名艺术评论家,对手机微摄影有多年拍摄实践,已形成有突出个人特色的手机摄影风格,其作品在艺术圈内颇有名气,曾经举办过《微影海上》摄影展,广受好评。本书分为五辑,主题包括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光影、静物、当代绘画等,彰显了作者捕捉瞬间之美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趣,及其对摄影思潮的演进与现代艺术现象之关联的思考与阐释,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既具当下性、个人性,又具艺术性的观看世界的路径。

◎ 编辑推荐

手机摄影已成为绝大多数当代人的日常行为,如何透过纷繁意象捕捉到瞬间之美,在日常行为中进行艺术创造,本书作者给出了天花板级别的答案。

翻开这本微摄影作品集,无论是森然耸立的城市高楼,还是小院围墙边的旧毛巾,在被纳入徐明松的手机镜头后,统一展现出一种意蕴悠长的美。徐明松擅长捕捉图像的情感与意义,让手机微摄影成为他的“画笔”,将眼见之物作为自己“画布上的作品”,提炼出日常生活的诗意和美。

线条,黑白,质感,肌理,构成……徐明松用虚拟的方式表达实像,不经意间显现东方美学的特质,得象外之意,却难以言传。

这本书不仅在表达作者自己的审美意趣,同时也在提醒读者,每一个人的诗意生活都可以在此刻通过光影记录和构建。

书中附有二维码,扫码可观看更多徐明松摄影作品短视频,并欣赏虞山派琴人朱晞、筝独奏家罗小慈的独奏音乐。

◎ 名家推荐

徐明松的手机摄影,在方寸之间让人心生欢喜。忘了镜头的大小,摆脱了像素的羁绊,手机全然成为视觉的延伸,眼到、心到、手到。轻触屏幕的刹那,于平凡进入灵境,将日常化为禅意,如菩提叶落,发人警醒。

——林路,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明松的微摄影既是影像的日常表达,也是数字时代碎片化生活的诗意写照。在他的微镜头中,既能见到稍纵即逝的不经意生活片段中光影抽离的瞬间,又能窥见被我们纷杂生活切割后需留住心灵可凝望的未曾远去的生活真味。

——金江波,上海市创意设计者协会主席,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

明松手机的镜头是他异常敏锐的视知觉的延伸,就像是画家手中的笔,时而一丝不苟时而漫不经心地记录着或平静恒常或稍纵即逝的图像,这些图像有些是异己的存在,有些则是自己的映射。它们原本都是大众生活密不可分须臾不离的部分,但是明松的镜头有意无意地让这些联系变得藕断丝连。这种疏离的手段如此暗度陈仓隐晦莫测,缘于作者不着痕迹地将玄妙心计嵌入似非而是的图像中。如此这般,客体的具象在不知不觉中魔化为主体的心电图。

——陈翔 ,著名画家,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艺术宫馆长

作为以文字为媒介的艺术评论家,徐明松的视觉表达也很敏锐。虽名之微摄影,其实是一种富有文人气息的影像作品,看似简约的线条构成和光影组合,其间有丰富的内涵。

——管一明,上海艺术摄影协会会长,著名摄影家

明松兄的摄影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去捕捉图像,那种看似漫不经心却又连发式的不断按动,在反射与叠现之间呈现出如海市蜃楼般的梦幻——他本是个文人,所以在其作品中最少不了的便是诗情。

——沈浩鹏,著名设计师、艺术家

徐明松有洞穿事物表象进而实施抽象的能力,但同时又赋予这些神奇线条以充满趣味的生命,使观者在线条中看到一种人格的外化。

——沈嘉禄,著名作家

徐明松,1963年生于上海,现居上海,沪上知名艺术评论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艺术摄影协会副会长,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艺委会委员,《艺术管理》杂志执行主编、《艺术当代》《创意设计源》《公共艺术》杂志编委。已出版《纸上风景》《建筑乌托邦:明天我们住在哪里》(合著)等图书多部,业余兼事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

目录
第一辑 时间的风景
第二辑 看不见的城市
第三辑 静观万物
第四辑 生活的漫歌
第五辑 画里画外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低像素,高水平。
配文恰到好处,艺术评论部分撰文与引文,雅致有内涵,开眼且养眼。
pageone翻阅
在单向街偶然翻到的手机摄影书,比较有趣的是致敬艺术家系列,模拟版画、油画、水彩、国画等风格拍的照片。摄影的核心是作者的思想,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喜欢摄影师 在吴美术馆
有意趣
很喜欢的摄影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