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思想之诗的封面

思想之诗

[美]乔治·斯坦纳

出版时间

2023-07-31

ISBN

9787559858184

评分

★★★★★
书籍介绍

人文主义者斯坦纳的诗与思溯源之旅

细细拆解哲学与文学的无穷缠结

【内容简介】

斯坦纳认为,整个西方哲学史中藏着一条文学的暗线,所有思想论说都蕴含风格、形象、韵律和声调,伟大的哲学与文学一刻不停地互动、争竞着。

本书即斯坦纳围绕哲学和文学的关系所展开的阐述。这段复杂而迷人的关系起始于赫拉克利特的隐喻闪电,途经柏拉图与自身文学才华的对抗、笛卡尔优雅而克制的文法修养、黑格尔辩证法的舞台化身、维特根斯坦的述行教诲……一路蜿蜒曲折至海德格尔与策兰从历史迷雾中发出的最强音,并最终消弭在新千年后的噪杂中。

【编辑推荐】

哲学与文学的关系如何?此等大哉问或许只有斯坦纳这样的老派知识人能游刃有余地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信手拈来一位名家或即将被遗忘的作者、一部巨著或埋藏在故纸堆中的残篇。他的讲述始于哲思与诗韵交融的前苏格拉底时代,随波流经西方思想史上诸位巨人,文学与哲学的力量在他们身上或对抗或纠缠,散发着各色光彩,最终却逸散在技术时代的信息爆炸中。斯坦纳深厚的学养和如今已显得稀罕的博雅气质或能让敏锐而不失温柔的读者心有戚戚。

作者

[美]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1929—2020),当代杰出人文主义知识分子、文艺批评家、翻译理论家,著有《语言与沉默》《巴别塔之后》等。

译者

远子,青年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白日漫游》、诗集《室内流亡》,译有《道德故事集》《达摩流浪者》等。

用户评论
今年读过最好的书之一了
2023年NO.103 为作者的旁征博引几乎献上自己的膝盖,小小一本书的体量背后有一个庞大而严谨的知识体系的银河系。 每一个章节、段落都值得反复回味推敲。文字足以称得上精彩,但作者表现得有如放弃了线性逻辑的严谨,“随想”信马由缰,读者亦步亦趋,依然差一点就跟不上看似散碎实则细密紧逼的思考的脚步。 或者本来无须跟上,我们可以在他的言语里散发出的线索里找到自己的所思,即使这是取巧于文字在表达和翻译中的流失。 当然是狡辩之词,读本书之前最好还是对经典著作有一定了解;或者反着来,从本书开始试着了解那些经典,哲学或者诗歌。
敬佩远子兄的毅力。这本书很难,20年前后我也就翻译过第七章(思想家比较少,诗人为主且多是我喜欢的,因此才翻译。)因为没有哲学训练,其余七章我连碰都不敢碰。远子全部译完确实不易,祝贺🎉。通读完现在最大的疑问便是,斯坦纳对于克罗齐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出现频繁但正面描述不多,是本书中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斯坦纳的储备有够吓人的
诗思双生子的双人舞
书名有一定的误导性,实际上是文学随笔集,相比斯坦纳其他几本书的语言学含量和严密结构来看,更适合当作私人化的阅读游戏。与其说是从文体角度讨论诗歌与思之间的边界的确立,不如说是探寻诗歌与周围一切事务的关联,如在中间引用的卢克莱修:“诗联结或调停了宗教与哲学”。斯坦纳偏爱漫长的尾声与终章,其涉猎范围甚广,不过无论最终理解是什么,他都离不开那条语言之子午线,一边是对它的依恋,一边是对脱离它的依恋。
“很多时候,说话就意味着“说错话”。苏格拉底临终前在歌唱。”
nothing about everything~
斯坦纳你好牛的逼,我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