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士人走向民间的封面

士人走向民间

王瑞来

出版时间

2023-06-30

ISBN

9787559861214

评分

★★★★★
书籍介绍

一部宋元史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从宋元之际金榜题名后的士人精英的命运切入,探索宋元社会转型,以及明清地域社会、乡绅社会形成的基础,揭示中国历史走向。大学问出品

聚焦南宋至元的二百多年的历史变革,勾勒中国社会由南宋历元、走入明清、走向近代的步履。虞云国、黄宽重、李治安、平田茂樹、龚延明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宋元史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作者以“宋元变革”为视角,从宋元之际士人精英的命运切入,展现了他们金榜题名后不得不面对“千人竞渡”、仕途升迁艰难的局面,在这个背景下,许多科举及第的士人心态和职业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做官转为经商、教书、经营田产、出家等,流向开始多元化。书中案例鲜活,史料详实,作者将宏观勾勒与个案考察结合,展示了宋元变革下社会转型的种种样相,探索了明清地域社会、乡绅社会形成的基础,从大历史视野将唐宋变革与宋元变革上下连贯,勾勒中国社会由南宋历元、进入明清、走向近代的步履。

1.虞云国、黄宽重、李治安、平田茂樹、龚延明等宋史、元史学术名家一致推荐。

2.一部宋元史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本书深掘学术界向来较少触及的宋元议题,“宋元变革论”是继“唐宋变革论”之后,中国本土出身的学者王瑞来先生明确提出的重大议题。作者主张向下看历史,探索宋元社会转型,揭示明清地域社会、乡绅社会形成之基础,以及中国历史的走向,为宋元明转型之说提供坚实而有创见的新观点。

3.以登科及第后的士人命运为切入点,从中窥见宋元社会的转型。南宋时期的读书人金榜题名后,就能马上任官吗?士人在面对仕途升迁难的局面时,该何去何从?对宋元时期的读书人而言,宇宙的尽头还是“编制”吗?经商、教书、经营田产、为吏、出家……士人流向多元化,并引领了当时社会的转型。

4.微观研究与宏观视野兼具。本书在个案的微观研究基础上,以开阔的视野,建立跨朝代的宏观论述。聚焦南宋至元的二百多年的历史变革,从大历史视野勾勒中国社会由南宋历元、走入明清、走向近代的步履。

5.史料详实,案例剖析精彩、生动,语言流畅、可读性强。通过对杨万里、周必大、黄公望、赵孟頫、管道升等人的命运展开分析,可以窥见他们面对“千人竞渡”“员多阙少”等局面时,为追求仕途升迁而奔波忙碌之窘相。作者的语言细腻流畅,见解独到而富有启迪。

6.装帧设计紧扣主题。图书封面以《十八学士于志宁书赞卷》《南都繁会图卷》为素材,封面中士人形象在主要位置,体现了士人引领社会转型,繁荣了民间的方方面面;而没有全部展露的脸部,则表达了士人流向“变”的不确定,给人一种思考。

【名家推荐】

本书在结构上,既有大笔如椽的宏观勾勒,又有扎实严谨的制度分析,还有细针密线的个案考察,令宋元变革的历史场景有血有肉而可征可信。在表达上,知性睿智的评骘议论,细致生动的人物摹写,跳脱不羁的行文风格,让宋元变革的历史叙事情理兼具而文采斐然。凡持历史的假设是多元开放之见者,可期开卷有益,启悟匪浅。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虞云国

本书是一部在个案的微观研究基础上,以开阔的视野,建立跨朝代、宏观论述的典范著作。本书深掘学术界向来较少触及的宋元议题,为宋元明转型之说提供坚实而有创见的新观点,是微观研究与宏观视野兼具、引领开展此一研究议题的开创性论述。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前所长、兼职研究员 黄宽重

这是一部读来饶有旨趣的好书。它以江南为基本场景,聚焦社会知识精英——士大夫,讲述剖析诸多生动鲜活的个案,揭示二百年间士人根植乡土、观念变化,以及儒学发展等面向,从“大历史”视野将唐宋变革与宋元变革上下连贯,勾勒中国社会由南宋历元、进入明清、走向近代的步履。笔调清新,文采飞扬,见解独到而富有启迪。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研究会前会长 李治安

谨此推荐王瑞来的著作。目前,在中国史学界提出“唐宋变革论”“两宋分期论”“宋元明变迁论”“明末清初分期论”等各种论述时代变化的议题。其中不足之处,则是缺少论述从南宋至元演变的成果。本书运用这一时期多种多样的史料,从“文化史”的视角进行了考察。内藤湖南的历史学尽管论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各种变化,其核心还是一直从“中国文化”的演变着眼的。北宋的文化经由南宋至元是如何发展的,本书正是从“唐宋变革论”的提倡者内藤湖南未能完成的议题入手,展开了精彩论述。

——大阪公立大学教授、日本宋代史研究会前会长 平田茂樹

本书的亮点是抓住了宋代入元发生的重大社会变革——宋元变革的把手,这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这项研究成果的贡献,让学界对近世中国的审视,不再停留于“唐宋变革论”,而是进一步向下引向宋元至明清的社会转型。这在中国史研究之域,具有引领作用。

——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龚延明

王瑞来先生提倡的“宋元变革论”的内涵是怎样的?它与20世纪初内藤湖南提倡的“唐宋变革论”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官职数量减少,而随着科举制度的成熟,涌现了大量的科举及第者,但是金榜题名后的士人却不能马上任官,不得不面对改官难、入官时“千人竞渡”“员多阙少”的局面,大量仕途艰难的士人何去何从?对宋元时期的读书人来说,宇宙的尽头还是“编制”吗?士人们是“学而优则仕”还是“读书不求官”?元朝一度停废科举,那些社会精英的心态和职业取向发生了什么变化?士人精英的多元流向对社会、文化,甚至对明清地域社会、乡绅社会的形成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书一一揭晓谜底的同时,也让您从全新的视角理解宋元社会,以及南宋以后的中国历史之走向。

王瑞来,史学博士,现为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并执教于早稻田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出版《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等中日文版学术研究和古籍整理著作27部,发表论文300余篇。专注于士大夫政治和宋元变革论两大议题的研究。

目录
自 序
绪论:从近世走向近代——宋元变革论述要
第一编 科举改官与士人流向
第一章 金榜题名后——“破白”与“合尖”
第二章 士人流向与社会转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通过多个个案窥见宋元之际士人走向地方社会的变动,并以此驳斥了中国停滞论和中国转向内在的观点。虽然部分论点有待商榷,但还是颇有启发。
士人走向民间,肇始于宋,明清时期达于鼎盛。
其中,第二编“走向民间与根植地方”,对杨万里、罗大经、曾安强、黄公望、管道升等家族与人物的研究与论述最为引人入胜。
别买
作者的行文对历史有宏观的勾勒,对史料有严谨的筛选,对个案有生动的描摹。他以“大历史观”“大文化观”的视野,给读者书写了一幅宋元大变革及中国社会如何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全景图,极富启迪。
这是一部学术论文式的历史论著,作者学识渊博,从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多个角度去为我们解读这段社会转型的过程,同时剖析了朱子学之后,元儒都有着继往开来的使命感,将朱熹的承续道统,弘扬理学所构建的系统学术发扬光大,不仅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也影响了整个汉字文化圈。对于只喜欢看历史故事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有些学术了,但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如获至宝,想要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这无疑是一部必读之作。
未曾设想的金榜题名之后的选海之苦。因为是论文整合,有些语言不免反复出现。道学的发扬光大因,为南宋弱势王朝精神支撑和失去中原的王朝伸张正统的理论依据。
这些士人很难通过科举考试,或者其他合理的方式,来成为位高权重之人,也就是说他们的上升渠道是狭窄的。越来越多的士人主动或者被迫走向了民间,远离了仕途。
思维跳跃断裂,概念模糊不清,沉溺宏大叙事,解读破绽百出。
王瑞来,史学博士,现为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在北宋,士人通过科举的方式走出地方,步人仕途,主要流动指向是向上向着中央流动。而南宋士人的流向则呈现出多元化,其中主要指向是向下向地方流动。这并不仅仅是出于现实谋生计出路的考量,流向的多元化,在士人内心,也并没有与平生秉持的理念相违背。既然致君行道的上行路线走不通,转向移风易俗的下行路线。全书围绕此主题展开,对南宋以来的士大夫的下行进行了多篇专题研究,将士大夫下行和多元化加以刻画,元代部分是对于南宋这一趋势的加强。本书可以与余英时的《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对比阅读,从借君行道到觉民行道的下行,应该是可以对照的。当然,王瑞来的个案分析要更加细致和突出。相当于对余英时提出,南宋已经有了觉民行道,而不是从明代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