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坦纳兄妹的封面

坦纳兄妹

[瑞士]罗伯特·瓦尔泽

出版时间

2023-11-01

ISBN

9787559862327

评分

★★★★★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 现代德语文学奠基人罗伯特·瓦尔泽,首部长篇小说全新呈现!

他被誉为 “错过了时间的散步者”“细微之处的洞见者”“命运如雪的诗人”;

他是被埋没的天才作家,一生坚持不懈地为小人物著书立传;

他与穆齐尔、卡夫卡齐名,影响深远,被追认为现代德语文学奠基人。

罗伯特·瓦尔泽——“柏林三部曲”+精选故事集,德语直译,全新译本携手出版!

⭐ 你最爱的作家们都爱罗伯特·瓦尔泽!

弗兰茨·卡夫卡、瓦尔特·本雅明、赫尔曼·黑塞、斯蒂芬·茨威格、托马斯·伯恩哈德、埃利亚斯·卡内蒂、温弗里德·塞巴尔德、马丁·瓦尔泽、苏珊·桑塔格、J. M. 库切、彼得·汉德克……一致推崇!

⭐ 一个无业游民的《奥德赛》,拒做螺丝钉的反内耗宣言

当一颗螺丝钉决定松开社会机器的螺帽,拒绝踏入功绩至上、人人倦怠的时代洪流;

当一个年轻人发现自己不适合工作,转而去过一种无关功利的本真生活——

无业游民西蒙·坦纳如是说:

“我在哪儿都干不长久,办公室的狭窄污浊让我的青春活力萎靡不振。”

这是属于街溜子、晃膀子、二混子的壮游……

⭐ “柏林三部曲”之一,与瓦尔泽个人生命同频的赤裸之作

在柏林,他为了专注写作,从未投身于任何长期岗位,

缺钱了就去打零工,钱够了就辞职,循环往复;

在城市曾与哥哥同住,在乡下又受到姐姐照顾。

这些经历一一化为主人公西蒙的遭遇,融入这部梦幻、忧伤的长篇首作。

写于二十八岁,瓦尔泽预言了自己的死法——“在冷杉树下、在雪中躺卧僵硬”。

⭐ 知名青年设计师汐和操刀,方脊精装小开本,山系冷峻风设计,四色雨花纸超质感呈现

包边书脊,峰峦叠嶂,是环绕着瑞士作家的自然环境;

冷峻裱封,如德语文学一贯的语气,雪中取火,面冷心热;

稚红色雨花纸封面,110*185方脊精装,典雅小巧,出门无忧。

-

【名人推荐】

要是瓦尔泽有十万个读者,世界将变成一个更好的所在。

——赫尔曼·黑塞

正是在罗伯特·瓦尔泽的作品中,我们第一次注意到一种非同寻常的、难以描述的荒疏。这种虚无就是重量,这种混乱就是毅力——这是读者在阅读瓦尔泽作品时所能想到的事实。

——瓦尔特·本雅明

瓦尔泽的作品充满了柔美、梦幻、自由和丰富的道德内涵,令人回想起那些无关功利的、懒散的岁月。

——罗伯特·穆齐尔

瓦尔泽写作艺术的道德核心,在于对权力、对统治的抗拒……只有在最纯熟、最高雅的艺术作品中,才能找到瓦尔泽式的美德。他是用文字创作的保罗·克利、好脾气的贝克特,是一位真正出色、令人心碎的作家。

——苏珊·桑塔格

人们如何能够理解一位深受阴影折磨,却在每一页作品中点亮最柔和之光的作家,一位用最纯粹的绝望创作出幽默速写的作家,一位几乎总在写同样的事物却从不自我重复的作家,一位在地上稳稳站立却总在云中迷失的作家?瓦尔泽一直是常伴我左右的伙伴。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瓦尔泽的风格难以模仿,因为它悬于一道深渊之上,而这道深渊至今无人能够探入……但瓦尔泽笔下的人物,凭借某种先验的平衡,顺利地行走于深渊的边缘,几乎在此翩然起舞。

——吉奥乔·阿甘本

最能展现瓦尔泽优点的,是他以最轻微的反讽来审视水彩式浓淡情绪的短篇小说,以及那些像蝴蝶翅膀般敏感地应对情感流逝的散文。他自己那不平坦,却以其特有的方式让人断肠的一生,是他唯一真正的题材。

——J. M. 库切

【内容简介】

坦纳家的小儿子西蒙,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他不断辞职,放弃一份又一份稳定的工作,

在世上无目的地漫步。

他在丰富多彩的旅途中收获了奇妙的情感。

大哥克劳斯担心他,姐姐黑德维希收留他;

二哥卡什帕和他一样四处漂泊,三哥埃米尔则境遇凄凉。

散在大地上的一家人,各自过着孤独的生活。

【作者】

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

瑞士现代作家、诗人。

十四岁,家人送他去银行做学徒。

十七岁,抛弃银行正职,逐梦演艺界,惨败。

放弃舞台后,他做过各种工作,包括助理、办公室文员。

1905年,随哥哥到柏林,一边就读于仆人学校,一边写作。

他说,只要稍微攒点钱就辞职,为了能够不受干扰地创作。

1913年,离开柏林,回到瑞士,成了“一个被奚落和不成功的作者”。

他酗酒、失眠、幻听、做噩梦、焦虑不安。

1929年,躲进精神病院,此后余生,不问世事。

1956年圣诞节,死于散步途中的雪地里。

如今,瓦尔泽已是与穆齐尔、卡夫卡齐名的现代德语文学大师。

【译者】

韩天雪,复旦大学德语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20世纪德语文学中的空间诗学与身体美学。

用户评论
虽然读《坦纳兄妹》的人几乎立刻会把焦点放在它的“反工作”属性上:西蒙和所有今天刚出大学的年轻人一样,无法忍受工作的律令带来的痛苦;但是,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这部小说深刻地谈论了“爱”。各种形式、各种境况下的爱。我们会在生命的任何时刻爱上人,任何的人,从父母兄弟到新朋旧友,同性、异性、年长、年幼。因为道理很简单:爱才是生命必须要做的事情。不是工作、赚钱,不是取得成就、击败他人,而是爱。在《与瓦尔泽一起散步》里,在写完这本书的很多很多年以后,年老的瓦尔泽已经住进疗养院,还是一以贯之地这样说:“没有爱,人就会完蛋。”
整本书喜欢的地方很多,但只有第十章姐姐黑德维希的独白真的看得我快要落泪。
这本书并不易读,大段大段的人物剖白,但读懂的人一定会爱上。它看似反工作,却不是沮丧的。它无处不在地提示人们应该去热爱生活,生活不在格子间,而在自我的创造中,在草地上,在晚霞下,在落雪的时候。
瓦尔泽就想说,我不想工作,是因为工作不适合我,我只想四处游荡,但这不代表我是堕落的。很多金句,也能看到大部分真实的经历,文字如此优雅,读起来就是舒坦。
黑塞:“要是瓦尔泽有十万个读者,世界将变成一个更好的所在。”开始不久就意识到瓦尔泽的魅力,他能够自由掌控语言,从黯淡无光立刻转为生机盎然。后者让人痴迷不已。/文字毫无界限,灵动地在第三和第一人称之间切换,客观地“他”和“她”的叙述,也能进入“我”的内部,克拉拉等人物的内心就在这种叙述方式里流淌。/瓦尔泽可以让任何一刻的时间静止,出色地描述所有细节,让你也进入那个空间,感受微风吹拂,尤其是在不起眼的午餐馆里,突出与环境不符的克拉拉夫人的耀眼。目光由西蒙发出,建立读者的观看视角。/细节描述迅速建立场景,置换描写对象。/完全主观的叙述方式,进入梦境或思绪都十分自然。随着西蒙游走,第十四章餐馆听别人讲故事,甚至在写作上实现了人物的嵌套。/人当然没必要成为众人之中的一员,可以在自己的生活里闲庭信步。
散漫,无用,但抖m。 一部几乎是用大段自白和对话完成的长篇,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信口开河,这些主观臆想碎片汇成的小职员文学表达了瓦尔泽对现代社会中人被异化、机械化的抗议。 每月固定收入的好处是使人愚昧、懦弱和僵化。“倘若说您觉得年轻人的背就是为了弯曲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是失败者、迷途者、乞丐、有罪之人……一切社会边缘人士的守护者,他用温情的话语为其辩护,控诉工作对美好心灵的无情挤压,让人逐渐麻木、干枯、窒息。 对他来说,堕落是深入了解这个世界,但不需要理解,更不得蔑视,正是自由,让人不受掣肘,一心一意地耽于有趣,消融在快乐的日子里。 但是别误会,他既非悲观厌世的胆小鬼,也非揭竿而起的战士,只是捍卫人之为人的价值的普通小市民。
它像《一本日记》的续篇。一个象牙塔里的青年(雅各布)向外眺望万千世界,他还沉浸在书和信仰中,他还与师友们笨拙地发生联结,思考讨论世界隐匿的浩大与微渺。而坦纳却是走出象牙塔:对于想法太多敏感多愁的人来说,枯燥机械的螺丝钉工作是一种残忍。在西蒙的目光总是黏在无数人擦肩而过的大街小巷,世界的本质其实是一个易碎的玻璃球。黑徳维希短暂的出场与信件里,她为诗人勇敢地辩护,最后却像诗人笔下的孤独,隐忍着女性必须“属于”“依附”的生活。第十章看得流泪。健康,大自然,人际,艺术,我们苦苦所求它们的伟大,但其实发现度过生存的日常已然很了不起了。瓦尔泽大胆地描绘一些偶尔与世界运行规则相悖的人。这日益以功利评价一切的世界,偶尔需要停住脚步看夕阳,看树,看人群。而瓦尔泽会默默声援:你并不是一个人。
孤独的灵魂各处散落,自由的西蒙啊,我好心动!生活可以有多种可能,谁也不要给谁下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