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制造亚洲的封面

制造亚洲

宋念申

出版时间

2024-05-01

ISBN

9787559869012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亚洲作为一个地域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变化。然而,亚洲的构建并非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受到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制造亚洲》这本书,带领我们走进亚洲的构建过程,揭示了一个多元、复杂、动态的亚洲。
作者简介
宋念申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及历史系成员,专注于区域及全球史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他的研究涵盖边疆与民族、东亚史、城市、历史地理等领域。出版著作《Making Borders in Modern East Asia: the Tumen River Demarcations, 1881-1919》和《发现东亚》。
推荐理由
《制造亚洲》这本书通过对亚洲历史、地图与现代世界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地理知识、地图制作与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亚洲的构建过程,展现了亚洲作为一个地域概念的动态演变。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还启发读者重新思考亚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适合哪些人读
对亚洲历史、文化、地理感兴趣的读者
对地图学、地理信息学、历史学、文化研究等领域感兴趣的学者
对全球化、地缘政治、民族主义等话题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亚洲构建过程的普通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序言(唐晓峰)
作者前言
一 寻路亚洲:历史、地图与现代世界
1.都是误会:哥伦布与“美洲出生证”
2.到东方去:欧洲现代性的原动力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本书虽然叫“制造亚洲”,但更像是以地图研究为线索串联的全球化历史,只是其中一以贯之了福柯/列斐伏尔/德里达式的对于空间的问题意识和亚洲/东亚视野。行文看似平实晓畅,但需要不断地在陌生的地图名、人名和异国历史间跳转、定位,对非世界史专业的读者来说其实有不低的门槛。 宋老师非常喜欢用“制造”“发现”这样解构意味很浓的词语作为书名,这本书相比《发现东亚》,在此问题上立论更加圆熟一些,只是中间部分章节的展开和中心意图略有脱节,写得最漂亮的是尾章塞尔登图和唐维尔图串联的全球史。 从葛兆光、孙歌到宋念申,其实这种视角已经不陌生了。但是“殖民——反殖民——解殖民”这条线索推到最后,怎么从宏论变成有生产力的具体实践,从相对主义诉求、质疑和反思变成原理性的论述,好像大家最后也都只能说一句“任重道远”。
宋念申指出地图是不同民族、政权表达世界观的工具,古代中国地图多基于“禹贡”体系,中古之后融入佛教的世界空间体系,古代日本的地图创作继承了禅宗的空间构想,但没有禹贡特色。利玛窦当时并不还把西方最前卫的地图观念引入中国,而是以一种“合儒”的状态平等的看待中西世界。俄罗斯的帝国扩张,和随之而来的西伯利亚测绘,完成了人类忠实描摹亚欧大陆轮廓线的最后一块拼图,也重新定义了亚欧边界。它引发的地缘与知识震荡,则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本书关注今天被称为“亚洲”的这个地域在地图上被想象、构建、塑造的历史。这既包括作为整体的“亚洲”,也包括它内部的不同部分,如中原、内亚、朝鲜、日本、东南亚、西伯利亚以及印度。可见16世纪以来,亚洲越来越被等级制、排他性、拼图式的方法来想象。这种霸权性的想象方式却始终不能规训亚洲。
宋老师这本书通俗易懂,读完这本再去啃jerry brotton的十二幅地图,会更轻松一些吧。
看看这位笔手之前的书,就能知道他的底色了。
教科书上没有人会告诉小朋友地图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大多数时候大家都会默认为它是客观存在。所以,意识形态应该是地图学的第一课,这也是《制造亚洲》的根基。而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把地图史纳入到了整个历史框架中,以史带史,用观念史的写法厘清了地图学的历史。
给予地图历史学的新视角,但可读性稍显一般。
书名有点大了,一直在期待看到欧洲是怎么逐步塑造亚洲的,读到最后发现更多还是聚焦在地图的变迁上。但抛开书名不说,内容真的太翔实了。读的时候很多章节让我感觉是在读一部地图史的文献综述,涵盖了太多地理、历史还有宗教的知识。从地图史进而过渡到全球化史的展开角度,引发了很多我关于固有知识的思考。好像从没想过亚非欧怎么就从一个板块分了出来,看到的地图好像就接受了这是国土的既有设定,也没仔细想过欧洲对非欧社会、文化的影响根本源于殖民扩张。最后,宋念申老师可以开课吗,看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好希望可以提问得到解答。
严格来讲,这是一本地图演变史,夹在了欧亚主要国家的地图演变。地理,作为一种方位,背后是权力、资本、话语权的争夺,当然也是文化、宗教、经济的交换结果。从发现东亚到制造亚洲,可以看到Asia这个词脱胎于“故欧洲的小亚细亚”之称,更像是一种政治定位;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概念,而非依托于位置关系客观存在的。因此,这种现代化的叙事看似时髦客观,实则有着欧洲主体性的天然投射,地图的发展也与殖民、扩张紧密相连,甚至本身也与权力互为支撑。本书的一个出发点是避免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性话语体系的垄断。但其实作者言语之中对“非洲”“美洲”又带上了亚洲中心主义叙事(日常交流中很多人也会有同样的习惯)这可能是人类共同的劣根性。
今年读到最长知识的一本书,同时也让我颠覆了我的认知,很开心,收获满满!
前几章对于地图有其他层面的认识,一切都和政治有关,包括可见的真实和习以为常的常识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