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探究(二)的封面

探究(二)

[日] 柄谷行人

出版时间

2023-10-01

ISBN

9787560452258

评分

★★★★★
书籍介绍
柄谷行人《探究(二)》以专名问题和“作为单一性的个体”的问题的语言学和哲学讨论,全面批判了从黑格尔到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代西方哲学传统中“个体(特殊性)”与“类型(一般性)”的认识框架,试图重新回到康德的所谓“超越论式的自我”并从中引导出关于“独特性”的理解。这一问题线索延续了《探究(一)》中关于“他者”和“外部”的考察,并进一步将这些问题和政治哲学的一系列主题——如契约论、民族国家、市场等等——联系起来。无论是为了明确柄谷行人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立场,还是为了追踪其思想转变前后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探究(二)》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目录
中文版序 / 1
第一部 关于专名 / 1
第一章 单独性与特殊性 / 3
第二章 专名与历史 / 15
第三章 名称与语言 / 27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感谢编辑的辛勤劳作🙏
第二部分很棒,非常好笛卡尔 — 斯宾诺莎解读。
延续了上一部的思考方向,理论上重点论述笛卡尔(作为单独性的“我思”)—斯宾诺莎(作为外部与无限的“上帝”),而贯穿全篇的仍然是马克思对价值形态的论述(交换的偶然性与社会性)。笛卡尔的“我思”从对共同体间的多元文化的悬搁中进入了真正的外部空间,在最后一个部分中柄谷将这个意味着与绝对的他者遭遇的伦理空间在社会史中的表现称作“世界宗教”。不过对世界宗教的论述仍然是抽象的,完全看不出他本人的行动姿态——也许需要从《跨跃性批判》提出的交换样式里重新找找答案。
柄谷的书也太好读了😍;第三章解释了为什么我对一些社科的书感到无聊/重复
从第三部反过来看(这也是柄谷的写作顺序),第三部可以说是对《论犹太人问题》的阐释。马克思的命题是货币成为了世界宗教的神,而犹太教就是这个崇拜钱的世界宗教,因此不如说现代化等于犹太化。在柄谷看来,“犹太性”指处于共同体外部、以交通空间中与他者相遇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的视角,其是对现代性表象思维的解构/先验批判。因而从交通空间来看,其没有外部,内/外之分不过是交通空间内的共同体维持自身同一性的装置。因而有了第二部对斯宾诺莎的探讨,他的实体/国家都在指涉交往空间,而把握这个无限的观念则对立于表象(意识形态)。在伦理学的层面,交往空间是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性的,因而在交往中才能定义单独性而非抽象的特殊性的人,专名即对单独性的称呼。由此,对立于共同体,以社会交往为中介的单独性-普遍性的交往空间被勾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