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孟子的哲学思想的封面

孟子的哲学思想

杨国荣

出版时间

2009-06-01

ISBN

9787561769980

评分

★★★★★
书籍介绍

《孟子的哲学思想》主要讲述了:在中国历史上,孟子曾长期被视为亚圣,其地位居于孔子之侧。与孔子一样,孟子几乎成为儒家文化的一种象征,而孔孟并尊,确实也逐渐构成了儒家文化的基本格局。作为亚圣,孟子的历史影响首先与儒学联系在一起。儒学奠基于孔子,在孔子的时代,儒学并没有取得独尊的地位,其主张也远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孔子之后,墨、道、法等学派曾对儒学提出责难和批评。到战国时代,处士横议,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趋于高潮,儒家的地位似乎进一步受到了墨、道各家的冲击,所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便反映了这一历史状况。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儒学不能不作出理论上的回应。这种历史的需要,在某种意义上将孟子推向了时代的前沿。孟子在战国时代有好辩之名,这种好辩往往带有论战性质,它在回应各种挑战的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儒学的深沉内涵与理论力量,正是通过正面的理论建树与积极的理论争鸣,孟子使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得到了延续,并进一步维护了其显学的地位。唐代的韩愈在追溯儒家的道统时,曾认为圣人之道从孔子而传到了孟子,换言之,孟子有承继儒家精神命脉的历史功绩。从儒学的衍化看,这一评价并不为过。

孟子的时代,历史开始进入了大一统的前夜(孟子之后一百余年,秦始皇便完成了统一大业)。作为思想敏锐的哲人,孟子已开始注意到这一时代特征,当梁惠王问他“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时,孟子的回答便是:惟有归于一统,才能达到安定。以这种历史意识为前提,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构想,企望将仁政推行于天下。孟子的仁政主张包含了不少天真的幻想,难免有迂阔之处,但使天下普遍实行王道的理想,毕竟折射了走向大一统的历史趋势,而其仁政观念对于抑制法家的暴力原则,亦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从孔子的仁道到孟子的仁政,儒家的道德哲学进一步展开为政治哲学,后者在历史上形成了难以抹去的影响。

文化体系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多地以价值观念为中介。在孔子那里,儒家的价值系统已具体而微。然而,作为儒学的开创者,孔子的思想还带有原始的浑朴性,这种浑朴性既使孔子避免了价值取向上的某些片面性,又使其不少观念未能具体展开。在上承孔子思想的同时,孟子从天与人,主体自由与超验之命,自我与群体,道德原则与具体境遇,功利与道义,以及人格理想等方面,对原始儒学作了多方面的引申和发挥,并使之进一步系统化。正是在孟子那里,以善的追求为轴心,强调人文价值,崇尚道德自由,注重群体认同,突出理性本质,要求人格完善等儒家的价值观念取得了更为完备的形式,并趋于成熟和定型。如果说,孔子是儒学的开创者,那末,孟子则从不同方面丰富和深化了儒学。

当然,孟子在展开孔子思想的同时,也凸显了儒学的某些负面趋向。在天人关系上,以仁为核心的人道原则固然得到高扬,并被赋予更为具体的内涵,但自然的原则不免有所忽视;在名实之辩上,理性环节获得了较多考察,但感性闻见则未能得到应有的定位;在力命关系上,道德领域的主体自由诚然被视为题中应有之义,但经天纬地的历史创造则又被淡化;在义利关系上,道义的内在价值一再得到强调,但功利的意识又被过分地抑制。此外,群体原则的提升与个体原则的相对弱化,拒斥异端所蕴含的独断趋向,现实的批判意向与往古的理想化之间的纠缠,等等,这些方面使孟子所系统化的儒学又呈现出复杂的意蕴,并相应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多重影响。

按传统的看法,儒学以内圣与外王为主题,在孔子那里,二者已开始得到双重确认。相对而言,孟子对内圣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尽管孟子本人并非远离经世之域,但其价值追求的逻辑归宿,则是内圣之境。他把自然(天)的人化主要理解为化天性为德性,将人的自由限定于自我的道德选择,凸出道义的内在价值,强调自我意识(良知)的功能,以求其放心为学问之道,等等,都处处展示了一种内圣的定向。在理想人格的设定上,这一思路表现得更为明显。人格的完善是儒家基本的价值目标,在儒家那里,善的追求最后总是指向理想的人格境界,不妨说,正是人格的设定,集中折射了其价值取向。按孟子的看法,完美人格的根本特征,主要体现于其内在德性,自我的实现(从本然的我走向理想的我),首先便以仁、智等内在品格的形成为标志,成人(达到理想人格)的过程则相应地以内在的善端为出发点,并表现为这种善端的自我展开。较之孔子及后起的荀子,孟子更多地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内圣之境,而儒学的内圣走向,也由此获得了其历史的源头。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生平与时代
一 少年时代
二 在百家争鸣中重振儒学
三 从奔走列国到潜心于教育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为了准备中哲作业而看,清楚明白全面,各个章节有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不松散也不重复。不过我还是比较好奇,其中对于孟子思想的批评多是从教科书Marxism出发,之前看到的几本国内导读都是这样。教条Marxism对于国内中哲界的束缚真的这么大嘛?还是仅仅是为了出版而说一些违心话。
《中庸》释义
只能说是不错的入门读物,体系和结构都很好,但正文里直引原文和避免艰涩并不矛盾啊!相比之下,附录里面《儒家与德性伦理》和《中庸释义》两篇对我更有启发。前者还包括了跟康德、休谟的对比,区分了德行的形式因和动力因,很有意思;后者是对中庸义理很到位的一篇疏解。
按年龄算 好像是杨老年轻时写的 孟子的基本思想把握的挺好的
孟子以仁道为主体的王道、人文观念,并在伦理角度下重建天人合一 道德理性作为人的本质规定,使人区别于禽兽 通过自我内在德性的涵养来达到群己的和谐一致(讲得有点含混,事实上这里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推恩的关系,不是说个人德性的修养的目的是群己和谐一致,孟子这一套推恩的体系中,中心始终是个人。群己的统一并不是两者之间的相互统一,而是让群来统一我) 孟子的权是对经的补充,使道的运用更为完善(这等于啥都没说,打了个太极) 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相统一) 附录对于“中庸”“中”的“不偏不倚”和“中节”(日常理性)解读有新意 其实杨国荣的书读了几本之后也可以发现一个特点,杨太以一个“哲学家”自居,在分析传统思想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各种理论往上套,而不顾具体的思维和文献语境,结果很多地方只能是假大空
比较浅显易读,入门ok。对于亲亲相隐的阐释,虽然单独拎一章出来,但还是薄弱了。
这种分析方案,或许包含某种现象学描述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