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的封面

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

[美] 罗伯特·达恩顿

出版时间

2010-11-01

ISBN

9787561776803

评分

★★★★★
书籍介绍

弗兰克·安东·麦斯迈尔(Frank Anton Mesmer,1734—1815)与以其命名的催眠术(mesmerism)或“动物磁性论”(animal magnetism)是启蒙运动科学史研究中饶有趣味的一个领域,但20世纪60年代之前这个主题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科学史领域,学者普遍对它缺乏兴趣,而且评价不高。丹皮尔认为,麦斯迈尔及其继承者的研究是“电在生理学中的作用的研究庸俗化”。

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图书史专家,欧洲文化史专家。曾任牛津大学出版社北美分部理事,发起、参与大量的图书史研究,电子书启蒙运动项目,在图书领域具有丰富的商业、学术背景,他和他的著作曾获多项学术奖和图书奖。在中国,因经典著作《屠猫记》、《启蒙运动的生意》、《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为读者熟知。

目录
引言/1
第1章 催眠术与通俗科学/1
第2章 催眠术运动/45
第3章 催眠术的激进特征/81
第4章 作为一种激进政治理论的催眠术/10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常常标为理性年代和浪漫年代的时期内,普通大众态度上细微转变的指导原则是由催眠术运动提供的。”催眠术从理性时代末期的(伪)科学出发,借助18世纪法国民众对科学(带来的奇特现象)的热情,通过挑战科学院的权威,为对旧制度不满的(民科)政治激进分子(他们把学术制度视作政治的一部分)提供了宣泄点,将大众(nobody cares about 卢梭)与权威的矛盾传播到了法国各地;另一方面催眠术内部的唯灵论残余又和斯维登堡主义等神秘学、神秘主义思潮合流,进入19世纪后,成为了E·T·A·霍夫曼、巴尔扎克和雨果等浪漫派重要的思想源流。内容不算长,但文献扎实,思想脉络非常清晰。
l'histoire des "rousseau des ruisseaux"
社会学家会不耐烦地看每章前后几段然后或许感叹这书买得不值得,历史学家会对后面各种附录很感兴趣。其他各种边缘人士或打酱油人士,可半日速读,可细加揣摩,悉听自便。
在一个激进的时代,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都是可以重新思考的。上个世纪80年代人体科学的盛行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考察?
一场酣畅淋漓的祛魅,可以想象达恩顿爷爷埋首于文献档案堆中的样子:)。当天朝教科书一提及大革命便离不开卢梭时,达恩顿用新文化史视角为人们开辟了一条解释的新途径。神秘总引人入胜,何况是在18世纪这个科学理性大爆发的时代,彼时科学观念与当下普遍认知全然不同,科学像全民娱乐化的兴趣,达恩顿认为催眠术是诸多科学狂热中最典型的一种,催眠术运动不仅反抗固有的学术权威,而且以政治激进特征吸引了一批反抗旧制度的人群,甚至包括那些长久被忽略的却真实地参与革命的心怀不轨的“贵族叛乱”做出佐证。达恩顿认为催眠派遵循了一种朴素的卢梭式政治观点,为大革命的酝酿与爆发贡献了一股来自中下层的力量。这条脉络实际上还引进了后一个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为我们理清了这个属于狄俄尼索斯的世纪在法国的影响。
论文
以催眠术为切入点阐释法国大革命前后法国社会思潮的变化。生活在革命前那个深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社会的民众愿意相信催眠术的理论为科学,而在这样一个视科学为时尚的社会里,原本对大众而言艰涩的激进派政治理论也很容易随着这样的科学一起传播。从社团到秘密小组,催眠术的理论在革命前预言革命的必然,在革命后又承担了衔接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作用。
"弗兰克·安东·麦斯迈尔(Frank Anton Mesmer,1734—1815)与以其命名的催眠术(mesmerism)或“动物磁性论”(animal magnetism)是启蒙运动科学史研究中饶有趣味的一个领域,但20世纪60年代之前这个主题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科学史领域,学者普遍对它缺乏兴趣,而且评价不高。丹皮尔认为,麦斯迈尔及其继承者的研究是“电在生理学中的作用的研究庸俗化”。"
这样就能博士毕业吗?
催眠术,一个被借用的“江湖医术”,本身没有什么好说的,重要的有二: 1.大革命前夕的普遍科学主义,科学与神秘学往往混淆。 2.反而是官方对催眠术的压迫更加催生了催眠术反专制的激进特征,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催眠术的原理被有心人利用,发展为一种包裹了政治理论的自然科学。实际这才是最让我感兴趣的,人们时常从某一领域中抽取出一些原则,并将其引入另一个领域。现代学术体系中相邻学科中的理论旅行自不必提,在历史中起到深刻思想变革作用的还有许多次从自然科学引入的社会政治思想,例如进化论之于社会达尔文主义、万有引力之于无神论等等。(有时也有相反的,从社会思想中导出自然科学研究的原理,不过奇怪的是,这种思路好像很少受到批评,大都以“方法论”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