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的封面

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

张十庆

出版时间

2003-12-31

ISBN

9787561819296

评分

★★★★★

标签

建筑

书籍介绍

东方建筑在世界建筑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方建筑研究是为了进一步认识自身文化,也是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东方和世界建筑文化。中日建筑比较研究是东方建筑研究 重要内容之一,历史上日本建筑文化深受中国影响,中日建筑文化交流丰富多彩。本书以中日古代 建筑比较研究的线索,侧重于中日古代建筑技术的源流与变迁的分析 和探讨,涉及了中日古代建筑文化交流史的考察、法隆寺建筑的探讨、中日古代建筑尺度与空间的构成比较、《营造法式》模数制度 的比较研究,以及日本禅宗样建筑设计技术的分析 等。本书可供相关人士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日古代建筑文化的交流
第一节 古代东亚建筑体系的形成及性质
第二节 佛教建筑在东亚的传播与普及
第三节 唐代建筑 的影响与日本古代建筑体系的确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主要关注于尺度,对于我想看的整个形态脉络讲得很少呢,感觉被书名骗了。对尺度不感兴趣的人看的好捉鸡……
很赞的论文,从中日材料的对比(实物雕刻等)论述中国大木结构技术的变迁。包括横向连接(梁祊)由弱变强->井干壁转换为扶壁拱(减重、合理化)->横向连接材料的演变(“一材造”到复杂材料)->才份制的产生(从生产流程理性发展到对建筑外廓比例产生影响)->殿身布局的变化(槽的问题、补间斗拱等距的视觉美要求与开间大小变化的矛盾)逻辑比较清楚。缺点是感觉标题过于大了一些,大木技术应远不止于此,作为论文则可。作为这么大题目的一本书,难免有名实不符之感。
【2019.12】膜拜大佬,非建筑专业,后面几章根本看不懂,但是前面写的真的太好啦,拓宽知识边界的书。
以中日古代建筑文化繁盛密切的交流史为导,通过两国珍贵文献图样和遗构实例巧妙互补、比较的研究方法,及文献抽象理论(中国为主)和现存例证(日本为主)交织进行精彩的推演,以大木技术中不容忽视的核心——模数化尺度和空间(“以材为祖”,简洁有序统一)的研究为主的设计技术研究主线,强调律令制度、佛教思想、生产组织和设计技术的统一/结构构成、生产营造、设计技术的统一/形式、尺度、结构设计统一,旨在将中日同源的大木作制度技术[从“变造用材制度”精髓的宋《营造法式》的前史(从原始范例法隆寺讲起)到之后发展至终极形态清《工程做法》的多阶段演变过程]的建构史系谱拟构完整,填补了许多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盲缺。相比北中国影响(“和样”),日本受到南中国影响更显著(法隆寺、“禅宗样”“大佛样”“黄檗样”)。博士论文牛逼!
不够系统,但瑕不掩瑜,还是能从平面空间和尺度关系上对日本古建多一些了解。
超级棒!很多很基础的问题从来都没想到或者没有得到过解决,都讲到了~不做笔记看不太懂、虽然做了也不一定都能看懂系列
很重要的对比论文了,日本古代建筑史初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