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非人:漫谈时间的封面

非人:漫谈时间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出版时间

2019-01-31

ISBN

9787562155560

评分

★★★★★

标签

思想

书籍介绍

- 编辑推荐 -

★ 法国著名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继《后现代状况》、《异识》后,最重要、讨论幅度最广的学术著作。“非人”、“崇高”等利奥塔最重要的观点,在这本文集中得到了清晰的呈现和阐释。

★ 在人类与机器意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兴趣的今天,众多关于人类在当代世界中的意义的讨论,皆不可避免地会回到利奥塔对“非人”的分析。

★ 崇高一直是批判研究的核心范畴,利奥塔在本书中对康德、黑格尔以及埃德蒙德•伯克的崇高概念的解读,对崇高理论在文学、绘画等领域的具体应用的分析,是他对美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 本书是利奥塔作品中写作相对明晰的著作,对于那些不熟悉他之前文本的读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其中,《重写现代性》、《崇高与先锋派》等文章亦是人文社科理论学习者和研究者反复研读的经典文本。

- 内容简介 -

人道主义意义上说的人是否在以窘迫的方式变成非人?×人之“本”是否就在于人身上住着非人?

这里汇集的“漫谈”没有宣言或者专论的功能和价值,如利奥塔所言,它们都是一些应邀写的文章,大多数是针对非专业的读者,其余的则是私下的交流。在书里的一系列广泛讨论中,利奥塔研究了康德、海德格尔、阿多诺和德里达的哲学,并着眼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如塞尚、德彪西和布列兹——的作品。他还探讨了时间与记忆、崇高与先锋派,以及美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等议题。在这些讨论中,他着重思考了现代性、进步与人之间密切但疑窦丛生的联系,以及向后现代性的过渡。利奥塔声称,文学、哲学和艺术的任务就是见证并解释这一艰难的过渡。

目录
目录
总序 | 重拾拜德雅之学
导言
非人:漫谈时间
前言:有关人的事情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种崇高的时间、艺术的时间、事件的时间、瞬间的时间、不可能的时间。用瞬间的不可把握抵抗座架(Gestell)、资本决定了的客观化的命运,崇高即是当下。
在利奥塔那里,崇高源自于一种对未来的焦虑感和当下的空虚感的结合。崇高不在艺术中,而在对艺术的思辨中。对艺术的反思不再是作品的传送者,而是它们的接受者。对于不可见的事物进行理解是悖论的,但同时,利奥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去抵抗强大的理性话语。接近不可知的事物,同时也就是接近事物中神秘的部分,这种感受不需要进入另一个世界,而就是当下的体验。在这种体验当中,人没有别的对象,唯有静观自己的内心,感受自身的存在。利奥塔的崇高是希望把人放在一个不可知的世界中自我建构,而不是被束缚在一个已知的世界之中。
在麻痹中,与美学一起过时的还有“感受性”——见证不可感受的感性之物,某种没有被呈现而且可能也不能被呈现的东西。崇高是抵制麻痹的代名词。关于抵制,艺术、哲学,包括书写,努力修复各种幻觉,修复失去的象征和共通感,也继续追问经验的丧失。“如果没有从源头上接受某种还未被理解力规划的东西、某种通常以“事件”命名的东西,那么就不可能产生任何思想、作品和行动。行动意味着关注当下,自由清扫而无需在事情发生以前预测事情的意义。思想,就在于迎接还没有准备被思考的东西,对发生的事情予以自由浮动的注意力,因此要悬置精神的确定行动。”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都已经不是自杀,而是太阳爆炸的问题了。再也没有和谐的家园,只有不可呈现之物的原初暴力,再也没有相契合地愉悦和自由,只有崇高的阵痛和激越,在精神被悬置的世界里,思想苦苦地撑着什么呢?后现代的忧郁是无尽的黑洞……
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的问题 感觉文中的话还没有文章自动生成器的话读着顺畅
摊牌了,好几篇都没看懂,特别一谈物理我就疯了,比如《物质与时间》《言语,快照》。比较认真地读了的几篇包括《重写现代性》《崇高与先锋派》《崇高之后,美学的状态》《家与大都市》。感觉像是从反思康德出发,借现象学来试图构建他的后现代意义上的瞬间性,不可呈现性(看的我似懂非懂,还有待再看一遍orz)
几欲落泪。当后现代的“非人”图景收编了未来的事件性,艺术何为?先锋派何为?答案只能是以“非人”抵制“非人”,以感受性的“非人”抵制系统性的“非人”。艺术不再再现什么,它只呈现不可呈现之物。不是直接呈现不可呈现之物本身,而是呈现“有不可呈现之物”这一事件,是见证它和聆听它。重要的不是事件的内容,而是事件的“发生”本身;不是“这是什么”,而是“这里现在”的“有”本身(il y a)。“崇高即现在”,与其说是“崇高是现在”,不如说是“现在即崇高之所是”。正是拜这种非–肯定性的“匮乏”所赐,事件的微茫曙光在崇高的深黑背景中冉冉升起。
不打算读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权当读过 给四星因为利奥塔其实作为社会学家的嗅觉明显更敏锐,他不是太适合思辨,但不妨碍也有一些概念上的洞见,对第三批判乃至第一批判中感性部分话题的讨论还是有启发性,但无奈第三批判是个离不开第一批判的东西,利奥塔的工作相当于只是立场先行地去质疑一个旧康德而提出一个新康德(朗西埃在此意义上做得更好) 翻译则是近年来拜徳雅一系常见的公众面向性,即好读,恍若文学散文,能迅速赢得较学究气且一知半解的旧翻译腔译本更多的关注度和同情,但实际在概念上的处理更糟(或许是法国系研究者的传统哲学功力所限),内在思路更模糊(豆友吐槽像机翻),作为哲学而非文学研究参考的价值更低下。
很朴素却很有力量,只是我的理解有限,如果能收获到其中的三成,就很令我庆幸了;期待以后能有休息的时间仔细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