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读史阅世六十年的封面

读史阅世六十年

何炳棣

出版时间

2009-03-01

ISBN

9787563353842

评分

★★★★★
书籍介绍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炳棣的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述过去60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何炳棣半个多世纪的亲见亲闻,弥足珍贵。阅读这本书,不仅可吸收他生平积累的治史心得,更可从何炳棣艰忍自强的性格和天生异禀的记忆力——特别有关三四十年代清华和西南联大的师友和校风——重新体会中国过去百年的风云变幻。

何炳棣,浙江金华人,1917年生于天津,1934年就读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从蒋廷黻、刘崇铉、雷海宗、陈寅恪及冯友兰等名教授学习。1938年大学毕业,旋前往大后方云南,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助教及教员。1944年考取第六届庚款留美公费,并于次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英国史及西欧史,1952年以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英国的土地问题、土地改革运动及土地政策为题获博士学位。何炳棣获得博士学位前,已于1948年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63年转往美国芝加哥大学,1965年更荣任同校汤普逊(James Wesffall Thompson)历史讲座教授;1966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75―76年被公推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乃该学会的首位亚裔会长,也是迄今唯一的华人会长;1979年获选为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1997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高级研究...

(展开全部)

目录
序 言 1
国内篇
第一章 家世与父教
专忆1 何家的两根砥柱
【附录 家族与社会流动论要】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何氏述丁则良回国后因直言指出某ZG历史学家错误而罹祸,未详此ZG历史学家是何人。后周一良先生哲嗣启源乃撰文指出此人乃吕振羽。吕某的书现在还在大量出版,其价值早已万口讥评。
“哼老子已经这么牛逼了你们怎么还不来跪舔” (封面照片配音)
1、安全感缺失可以成为学术最大动力;2、要善于自抬身价
是这一代人的传记,亦是自我学术立场和学术观点的申张。且作为史学家时刻具有史料的意识。无论是看那一代人经受的学术训练也好,看学术界种种轶事要闻也罢,都是上佳的读本。
与学术有毛线关系啊,我是个古板的文史研究者。纯粹当八卦看了。
这个写法有点像用史记列传体裁写回忆录,可做到历史进程与具体人物兼顾。上半部分国内的回忆很精彩!何早年求学因为思想左倾,受某些组织连累差点辍学,报考清华公费留美又遭遇挫折,推迟了数年重考方得遂所愿,却也因祸得福没能在内战结束前回国,因此留在海外教书。在海外研究明清社会、经济史蜚声汉学界,写了不少海外人事倾轧,老外也不是什么实诚人啊!晚年转治先秦文献有点可惜,成果感觉很一般。
有感于豆友们在热评中对作者之自负的保留意见,对这本在多个方面价值较高的好书险遭弃置的可能性略觉可惜。从书中反映的庭训及交游实例来看,无愧于一流史家的作者,青年时期即能在为人处事和心理洞察上表现出老道,应不至于刻意犯读者忌讳。至于行文何以带给部分读者不适感,或许有一个角度可兹参考,过早赴美留学带给他一种美式的表达。此外或许也反映出某种充满志气的时代风气,以及他本人身上确有一些不合时宜的焦虑和率直,总的说来,个人觉得瑕不掩瑜,值得一读。
对于许多学者来说,“既谦既傲,且隐且怨”这八个字大概可以算得上是极真实的写照。 看到有些评论讽刺何的“自负”,说他连一些小事都拿来吹嘘。翻完全书,觉得有必要说句公道话,何实非自负,他并不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且他不仅记录下自己的事迹,也记录了他人的优点,这或许是一个历史学家的习惯吧。但他也未达到“善怒能狂”的豪放境界,原因或许在于学术的浩瀚无垠,在学术界,有谁敢不带有三分虚心呢?
我等学渣只有膜拜可说
天纵英才,字里行间多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