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鱼丽之宴的封面

鱼丽之宴

木心

出版时间

2006-12-31

ISBN

9787563363735

评分

★★★★★

标签

文学

目录
江楼夜谈答香港《中报》月刊读者问海峡传声答台湾《联合文学》编者问雪夕酬酢答台湾《中国时报》编者问促夏开轩答美国加州大学童明教授问迟迟告白一九八三年-一九九八年航程纪要附录 战后嘉年华 有朋自西方来 木心珍贵的文友们
用户评论
文字如果是肉做的,这个的麻油也放得太多了一点,且欠盐酱油葱花少许,佐菜若干。味道不对也~
良师。太聪明了,明显看得出采访者很桑心。
我发现很多人的失落,是忘却了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就此变成自己少年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一本木心关于写作,哲学,信仰与回忆的小书。前面的部分很抽象,也需要在了解木心文章的基础上方可读懂。后面的附录《战后嘉年华》里,作者则回忆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作者的求学之路以及多年后面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木心的笔法与董桥有些相像,在深厚的文化基奠上,文人墨客的风雅,望尘莫及。
虽还有着矫饰,却写得实在聪明。木心的散文优美而古雅,他的艺术态度中包含着一种纯粹而天真的望念。而对中西艺术水平差异所带来的心理落差,他的态度又十分睿智,并不采取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客观地认为未来艺术要更多地向西方学习。他有中国文人的一贯幽默自嘲和澹泊,坦然地承认自己不过一介俗人,又有着西方艺术家们的自傲和焚烧自我的热情。只是有些观点,说多了就变得寡淡。
“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却不知当下无人能与你同行以臻完成之境;先生还说“流传两三千年的精神命脉断了”,大概是自负之而不自知,或是自知却熟稔老子所谓“自伐者无功”…… 要知道,现在何处去找一位能讲周易的外婆,或是讲起《大乘五蕴论》侃侃如的祖母呢?
但丁,金发大诗人
“人类文化经历了充满神话寓言的童年,文艺复兴情窦初开的少年,浪漫主义狂歌痛苦的青年,杰出的艺术各以其足够的自知之明为其所生息的时代留下了不可更替的特征。童年幼年是热中,少年青年是热情,而壮年中年是热诚。文化的两翼是科学与艺术,我们所值的世纪,后半叶,艺术这一翼见弱了。这个时代原以热诚为不可更替的特征的,可是毕加索一语道破:"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热诚…"我们,我们这些中年人,还总得梦想以热诚来惊动艺术”
虽然忘了(,
明哲而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