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破格的封面

破格

[英] 詹姆斯·伍德

出版时间

2018-06-30

ISBN

9787564930509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玛丽安•摩尔评论休•肯纳的话——“大胆,他可能过于大胆了,但我们需要他”——也同样可以用在詹姆斯•伍德身上。正是过度的能量和好辩的冲动让伍德读起来很提神,我们常常接受他的教诲,有时也想一驳为快。

——威廉•H•普理查德,《纽约时报书评》

《破格》、《不负责任的自我》、《私货》和《小说机杼》几本书的出版,使詹姆斯·伍德成为同时代批评家中的翘楚,他不仅是一个明察秋毫的评判人,更是当代小说的鉴赏家。

《破格》是詹姆斯·伍德的第一部批评集,同时讨论文学和宗教。

“书中讨论的一些作家——梅尔维尔、果戈理、勒南、阿 诺德、福楼拜——文学信仰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区别并不总是很清楚,而常常是一种莫大苦恼……然而,总有作家伟大到足以在宗教冲动和小说冲动之间腾挪,区分两者 ,但又奇迹 般地两面受益。梅尔维尔和福楼拜是这样的小说家,乔伊斯和伍尔夫亦然。对弗吉尼亚·伍尔夫来说,十九世纪的变乱已过去五十来年,而作为一个著名的不可知论者的女儿,宗教信仰并没有拘于传统的痛苦。难关已经闯过。对她来说,一种宗教信仰或神秘的信仰与文学信仰轻柔地调和在一起——然而,对她来说,小说仍然保留着怀疑、质询的功能。在她的写作中,小说表现神秘,不过是为了展现我们无法抵达神性,因为神性已然消失。在她笔下,小说以宗教之心,行怀疑之实。 ” (黄远帆)

詹姆斯•伍德以其独有的激昂的声音,推进了一些最困难的议题:小说和现实主义的想象力可以是什么样子。他是那种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他饱含深情而热衷争论的批评文章在对象的范围和道德的严肃性方面激动人心。

——苏珊•桑塔格

目前没有几个批评家……可以提醒我们谈论文学也是文学的一部分。若能为这种谈论加上激情、精确和丰富的阅历,那便是一份罕见而珍贵的才能:我们的好消息是伍德有这种才能而我们有伍德。

——加布里埃尔•乔西波维奇,《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伍德是一个天才的细读者。这部批评集里妙笔贯穿始终,时而甘美多汁,时而刚毅雄健,时而据理力争,时而倨傲冷嘲,激情四溢又不失细节方寸。

——约翰•班维尔,《爱尔兰时报》

关于作者

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1965年生,英国批评家、散文家、小说家,曾任《卫报》首席文学批评家、《新共和》资深编辑,现为《纽约客》专栏作家、哈佛大学文学教授,著有《破格》(1999)、《忤逆上帝之书》(2004)、《不负责任的自我》(2004)、《 小说机杼》(2009)、《私货》(2013)、《最接近生活的事物》(2015)。

关于译者

黄远帆,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系文学硕士。译有《小说机杼》、《破格》、《每个爱情故事都是鬼故事:大卫·福斯特·华莱士传》等。

目录
1 导言:不尽然之限
9 托马斯 · 莫尔爵士:必朽的人
25 布鲁姆的莎士比亚
45 简 · 奥斯丁的英雄意识
59 万全与万一:梅尔维尔的上帝和比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讨论具体的作品是唯一确凿的审美。
非常精准也非常大胆。从宗教的衰落到小说(虚构)的继任,从语言学之维到后现代主义的虚无,詹姆斯·伍德完全是游刃有余的,这些宏观的问题散落在他充满精准感受力的批评之中。他的批评不是解释学的,而是诗学的,他完全了解小说的骨骼和筋脉,所以以他自己的标准来判断作家的好坏。他的审美应该不在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品在他那里显示出了符号的过剩;偏爱梅尔维尔和契诃夫,对福楼拜风格的扩张也颇有微词;不喜欢寓言(品钦),但喜欢撞上复杂性又散落开的寓言(卡夫卡)。我现在的审美感受大概也是如此。
詹姆斯伍德是理想的评论家,他既无学院批评的古板,又无媒体批评的肤浅。而是完美融合两者优点,深刻性与可读性兼具。文本细读的功夫尤其好。2019/2022
同行是冤家,詹姆斯·伍德写乔治·斯坦纳那篇真毒舌,关键还金句迭出
我想詹姆斯·伍德应该是在世最好的评论家,他以一己之力把文学评论提到和文学创作一样的地位,这本尤其在探讨文学与宗教的高度上接近了语言和神学,小说家的文学技巧就像伍德的发明,所有作家都只不过是在这个神面前演绎和显现他发明的工具是如何好用。而用不好的那些作家,都被这个神举例出来,当反面案例血洗一地,比如乔治·斯坦纳,品钦,德里罗,厄普代克,菲利普·罗斯,莫里森,巴恩斯……这才是评论,不像中国书评,只有称赞和吹捧
就我能看懂,写我所了解的作家的几篇,都十分出色
怎么讲,伍德的文学评述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本身已是文学作品,或辛辣或动容,恨不得能每日赏析,哪怕是同一篇也足以研究好些遍,何况里面提供的大量文学作品素材,也等着我们去更新理解……
“撒巴斯用性发动他的虚无主义之战,反抗体面和清醒。但你要记住性在虚无主义中的定位:它下贱地照单全收。因为虚无主义认为灵魂已死,唯有肉体记录灵魂的创伤。而身体在性方面——从终有一死的角度来看——乃是一个可怜的、发情的、动物般的存在。”
令人惊叹。
读完最后一篇才能够理解伍德对斯坦纳的批评,theology的诸种问题在伍德那里仍然停留在超验的范围内,现代的批评家只想把它处理成一个诗学上的戏法,一串增强力度的象征链条,沉迷于old testament的修辞技艺的批评家们把信仰当作一个赌注,这个轻薄的比喻抛弃了原本存在于theology中的更多严肃问题。回答这些问题的努力坦白出一个事实,信仰和挑战信仰的自我抉择要求着相同的力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theodicy质疑最终让伍德离开了他所曾经耳濡目染的福音派世界,走向了世俗世界的文学批评。五星献给伍德长久以来专注于生活和细节的写作,一种诚恳、美好的批评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