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传播?地缘?政治”系列丛书的第1本,此外《传播与全球权力转移》《批判与建构: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路径》《南方的声音:全球视野下的拉美传播》《新土耳其媒体:政治转型与文化传统》等也将依次出版面市。丛书主编为赵月枝教授和张志华副教授。
特色观点:从数字资本主义到数字化衰退
丹?席勒教授认为数字资本主义可以用来命名我们当下正在经历的历史转折时期,对于它的概念理解可以参考“工业资本主义”,都是用来描述一种变革式的经济趋势。但数字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在于,必须将其置于持久的结构性趋势与历史危机趋势中加以审视。在丹?席勒教授看来,数字化时代只不过是让资本主义的矛盾完成了现代化而已,资本主义的数字化并不能拯救其自身深处的危机趋势。
在对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倾向和信息产业历史进行多年深入考察后,与技术乐观主义者不同,丹?席勒独树一帜地提出了“数字化衰退”(digitaldepression)这一概念,用来描述以下现象:在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的核心力量——剥削、商品化和不平等——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正在不断发展和加速。上世纪末,数字网络刚出现时,多数人都欢呼雀跃,对互联网可能带来的美好未来抱有无限期待。然而,随后的亚洲金融风暴、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金融危机,断然打破了人们期望能借互联网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厄运的美梦。
经济衰退与数字产业持续增长的矛盾
丹?席勒在《数字化衰退》一书中通过详实的数据与资料,令人信服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趋势,进而厘清始于2008至2009年间的数字化衰退现象的原因。
席勒所命名的“数字化衰退”,是指经历2008年的次贷危机后,数字通信产业的投资额不降反升,一举成为当前主流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各方力量围绕数字技术及其增长的掌控权展开各种竞争、争夺甚至冲突;然而,数字通信产业的发展并未减缓既有的金融危机,经济不平等、劳动剥削等现象依然存在并不断加深。这一现象与1930年代从经济大萧条时期恢复过来并得到大力发展的消费工业之间,充满了历史的同构性。同时,他也向我们条分缕析地罗列了围绕数字技术及其增长的掌控权而展开的各种竞争、争夺甚至冲突。
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在第*部分中,作者将信息与传播在政治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分为了三种,即:透过永不停歇的劳动力重构与不断增加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循环,资本重组了生产体系;资本同时进入金融领域;大幅上升的军事采购支出。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认为信息与通信行业乱象丛生的重组情况将继续下去,并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展示数字技术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核心角色,并将其与全球金融、生产与军事网络化趋势相联系,席勒把数字通信产业置于争夺互联网的地缘政治框架中加以审核。资本主义的核心地带(剥夺、商品化与不平等)存在各种力量,它们之间的矛盾、妥协和斗争都在地缘政治和全球政治经济的大环境下不断加速、扩大和加深。在中国当前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和网络金融的背景下,本书无疑让我们从全球的视野重新考虑中国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互联网发展迷思背后的政治经济脉络,特别是与世界体系中心地区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