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晖明确挑战那种认为“三纲”完全是封建糟粕的非历史主义分析。在《为“三纲”正名》中他指出,三纲思想是源于孔子的春秋学,是孔子在春秋时代针对社会失序所提出的匡正之说;通过董仲舒和汉儒,以及朱熹和宋儒等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历史上提倡“三纲”的学者从未主张无条件服从,或绝对的等级尊卑。而经过现代分析而得到批判继承的三纲思想对当前的社会秩序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三纲”正名》的一大新意在于,从全新的角度回答了“三纲”与民主的关系。 “三纲”的本义是指从大局出发、尽自己位分所要求的责任,其核心精神是“忠”,而这种精神是现代民主政治不可缺少的成份。
方朝晖,安徽枞阳县人,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曾赴美国哈佛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台湾佛光大学等校进修、讲学或客座。主要作品有:《春秋左传人物谱》、《“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