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人之废的封面

人之废

[英] C. S. 路易斯

出版时间

2015-03-01

ISBN

9787567530140

评分

★★★★★
书籍介绍

《人之废》一书中,路易斯反思了社会、自然以及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他认为,20世纪颇为流行的价值主观论对教育造成了毒害,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观点是:现代教育无“道”,而古之教育则“有道”……此书是C.S.路易斯三场演讲的结集,虽然篇幅小,却被英美世界精英广为推崇,认为其是一部“必读之作”。

《人之废》译者对路易斯原作进行深度注疏,正文并有 “解释专名,疏解典故,本译说明,互证对参”四类译者附注,为读者阅读该书提供方便。

作者C.S.路易斯(1898-1963),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这个头衔保持到他退休。

他一生完成了三类很不相同的事业,被称为“三个C.S.路易斯”:一是杰出的牛津剑桥大学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代表作《牛津英国文学史•16世纪卷》。二是深受欢迎的科学幻想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纳尼亚传奇》七部曲”。三是通俗的基督教神学家和演说家,代表作《返璞归真》、《四种爱》等。他一生著书逾30部,有学术著作、小说、诗集、童话,在全世界拥有庞大的读者群,时至今日他的作品每年还在继续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

译者邓军海,1971年生,甘肃人,哲学博士,现供职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中国哲学史》、《文艺理论研究》、《南开学报》、《光明日报》...

(展开全部)

目录
中译导言:道与意识形态
译文说明
无胸之人
人之废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CS路易斯的书,确实是“大家小书”,对价值主观论导致的危害叙述的深刻而通俗,且值得细细的品读思考。译者的大量注释也非常用心。
讀了這本書後,我可能開始了形而上學的觀念,體會到了現代解構主義和普遍人格渙散之間的某種關係。
刘易斯从高中英语教材谈起,分析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不自觉就会被作为工具的文本导向错误价值。什么是正确的价值?出身于清教徒之家的刘易斯没有宣教,而是着眼普世价值,从东西方文明源头(包括论语等)去归纳,以“道”为终极价值。并忧虑进入无价值时代,空虚而技术自负人类很可能难逃极权命运。
徐艳华、许珊译版食用更佳
前些天看毕飞宇的书里评价汪曾祺有个词是“包浆”,就是士大夫气,刘易斯其实也有很老派的知识分子气质,他对某些恒常价值观念的奉守与坚持就是他的“包浆”。所谓的人之废,在他看来是我们在飞速的移风易俗里对各种观念自以为是的看透、甚至花样翻新地制作出更多观念来(也即配制师),每一种意识形态都疯狂地打架、膨胀,而作为“物自体”的那个恒常价值观却被抛弃了,刘易斯给这种恒常价值取了个有东方色彩的名字:“道”,我倒觉得这个“道”多少有点像阿伦特在《责任与判断》里描述过的“道德规范和标准能够在一夜之间改变,留存下来的是那种总要坚持点什么的习惯”。看穿、拆穿听起来都是极好的词,荒诞派、现代派都在“看穿”人世,各种政治主张也不遗余力戳穿对方的观念,不过这里面似乎更过的是傲慢——“看透所有事物,等于闭眼不看。”
好人好书,可做笔记
序和注释很精彩,但翻译有些拗口再加上注释过多,读着就忘了正文,割裂感比较明显。路易斯这本小书主要是反驳价值主观论和担忧上帝之死可能引发人之废除的后果,他认为善恶是客观实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征引了柏拉图的理式、上帝的道德律、中国的天道以及几大古文明典籍推论即便文化差异悬殊,但人类在道德观念上惊人的相似,以此反驳价值主观论和证明道的合理性。路易斯告诫人们踏出道之外就是踏入虚无,没有道约束良知的世界,其后果就是人类在不断的进化和征服的过程中,被塑造成工具或产品,从一种专制滑向另一种专制,失去人之为人的尊严。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走向死亡。因此提出要实现“不同于暴政的统治”或“不同于奴役式的服从”,对客观价值持有绝对的信仰是必要的。
翻译得不能说不好,但增加了我阅读的壁垒。不是译者的错。书中对民主教育的针砭实在一针见血。
(反驳有理,结论稍显无力)
受过古文式翻译的折磨,所以只买最新年代译本的我,中译导言没读完第一段就赶紧翻到尾页看是不是又踩雷了…但可能是被第二段大家小书观点的极度认同所吸引,所以继续看下去,连续的认同点导致竟看的很爽…并且头一次在序言环节就被成功安利五六本书…甚至对译者背景产生好奇,以及对其深度思考能力强烈好感,哈哈哈!可读性确实充满极大的挑战,但也神奇地读到满满的严谨、细腻和谦卑。以至于也是头一次看完序言就激动地想要来豆瓣打卡力荐。不舍得转二手了,想要留下来慢慢反复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