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够利用工具和技艺打造越来越精美的物品,为什么那些粗糙、简陋的风格并没有淡出艺术台?
美学史上不乏“拙”的身影。非洲雕塑的制作不为取悦人,那些雕塑被赋予的含义和实用性就足以让它自身成为艺术,直到西方的现代艺术家用新的目光来审视它。雄踞西方美术史的写实艺术在19 世纪地位开始受到威胁,一批批前卫艺术运动当中,毕加索、马蒂斯等画家用稚拙的笔触传达出别样的视觉哲学—“我
画的不是那张桌子,而是画它传递给我的情绪。”马蒂斯说。这种“稚拙”的绘画技巧早在中国宋代就出现了,写意画家梁楷的得意手法就是典型,而日本的wabi-sabi 美学歌颂不完美,形成自己一套哲学,与奢靡华丽之风抗衡数个世纪。要论技术上的“拙劣”,还可以看色块画家、行动派画家、波普艺术家,简单地填充或泼洒颜色、复制与拼凑素材—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吗?
在本书聚焦的当代平面设计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拙”视觉—原始的肌理、粗糙的材料、笨拙的线条、不相配的用色、看似毫无讲究的构图,等等。这些不为美而美的勇敢探索,的确很有趣,也不禁让我们思考“俗”与“雅”的界线、艺术和设计还可以是什么样子。
善本出版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专业从事设计类图书出版,并以平面设计、设计文化、艺术领域为主。目前已经出版图书有七十多本以及“BranD”杂志。同时也是中国最专业的设计类图书代理发行商之一,在北京和上海设立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