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主体理论的封面

主体理论

[法]阿兰·巴迪欧

出版时间

2023-03-01

ISBN

9787568084031

评分

★★★★★
书籍介绍

《主体理论》于1982年在法国首次出版,是阿兰•巴迪欧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全书从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出发,探寻主体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纳入理论阐发,展现了精神分析学说与哲学间的有机联系。作者精彩的文学分析,赋予理论建设以艺术美感与现实深度。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巴黎第八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现任位于瑞士的欧洲研究院(EGS)教授。出版哲学著作、思想评论、戏剧作品等60余部,主要有《存在与事件》《主体理论》《非美学手册》《爱的多重奏》《柏拉图的理想国》等。

·

王欢

哲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表相关论文数篇,翻译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一部,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项目一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目录
第一部分 主体的位置
属于整体的一切事物,只要它们还存在于整体之中,就同时对这个整体构成了威胁
行动,主体的管辖区
实在界是形式化的死胡同;形式化是被迫通往实在界的场所
黑格尔:“力的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反抗它自身的活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当代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专有的主体拓扑学理论。
先不评内容(早期巴迪欧的积极虚无主义确实是我很感兴趣的),仅评翻译的效果。由于我事先翻过Bosteel的英译本,这本的用心程度只能给我一个水的印象,译者注屈指可数(虽然译者的确还是做了一些功夫),对于这种文本来说是非常不应该的,英译本几乎是满满的译者注生怕读者跟不上。我还对照了下最后一章,中译的奇怪表述太多了,比如中译居然把积极虚无主义那段翻译为“与他们交谈会有轻易赞成的结果”,跟英译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好吧,它甚至把造反有理翻译为“革命是对的”。巴迪欧的最后一句话“这是前夜”this is the Eve(其实来自兰波的地狱一季),这里中译是“这才是紧要关头”。Love what you will never believe twice,你不会相信二次的爱 我确实不会爱上这个译本,一次也不会
1982年法国首次出版。从拉康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出发,探寻主体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纳入理论阐发,展现了精神分析学说与哲学间的有机联系。
如果把这本书当成巴迪欧入门的话会相当劝退。大体说来,全书可以看作是对“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可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和“一切世界历史都出现两次,第一次作为悲剧,第二次作为笑剧”这两个著名论断的注脚,只是论证实在过于繁琐、抽象、跳脱,不仅要求读者熟悉黑格尔、马克思、拉康、马拉美、古希腊哲学和戏剧、代数学、拓扑学等等理论储备,还由于模仿讲座形式显得更加晦涩和不成系统。最重要的几点:主体是在符号象征的消逝(匮乏/溢出)中被揭示出来的,并在言说自身的瞬间被捕捉;主体化发源于一种仓促的行动,而主体进程是关于行动后的重组;在最后的伦理学中,主体通过信心主体化了。翻译不评价,但校对显然相当糟糕,如果一本书对译者、编辑、读者都是一种折磨的话,那么它的出版或许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现象学看多了,不太适应黑格尔—结构主义—拉康这条法国之路的术语.....总体还是很不错的 谢谢巴迪欧老师
为什么有些书能在序言就让人弃读呢
内容很劲,但be given in concrete concept译成臣服于其具体的概念,是我英语没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