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从格罗托夫斯基到全息影像的封面

从格罗托夫斯基到全息影像

石可

出版时间

2017-01-31

ISBN

9787568902144

评分

★★★★★

标签

艺术

书籍介绍

- 编辑推荐 -

•从格罗托夫斯基到全息影像,现场艺术都发生了什么?

•本书理论密致,例证丰富,直抵现场艺术内核。

•如果您对现场艺术,尤其是表演艺术感兴趣,请一定不要错过这部条分缕析的前沿佳作。

- 名人推荐 -

此书涉及多学科,又不流于浅尝辄止,为关心相关问题的理论学者和艺术家、艺术管理者、策展人提供了一定的理解基础和信息资源。——朱青生

该书虽是理论著作,但密切联系实践,并不是纯粹抽象的理论探讨,所以很多基于理论分析而得出的美学结论,对于艺术实践者更加具有意义。——付晓东

- 内容简介 -

本书试图通过现象学方法对当代艺术中的现场性进行一次(理论意义上的而非实践或艺术史意义上的)全面考察。也就是说,通过考察当代艺术,尤其是现场艺术中的肉身化和非肉身化问题,给现场艺术一个现象学式的、表演性的定义,在这些理论推证的基础上,为相应领域的实践者提供一种相当个人化的实践方法。

石可,青海西宁人。诗人、戏剧导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博士。出版有诗集《往生书》。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负责现场艺术方向。

目录
引论
Ⅰ 肉身化
第一章 自我和主体性
第一节 肉身化的概念
1.在现象学视角中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石可老师这本书主要用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研究戏剧,从格罗托夫斯基到全息影像实际上是从肉的临在到肉的缺席的一个过程,因为戏剧本身是建立在主体间性上,当现场艺术逐渐被3D或4D所取代的时候,现场艺术的意义又在于哪里呢?只不过对现象学比较了解,就觉得这方面的叙述没有那么太精彩。
看目录感觉自己研究相关,但打开就发现知识储备不可,阅读起来还是挺吃力的
想不到是为了写作业读完了。一年前读的很吃力,今年再读豁然开朗。简单来说石可以身体为切入点,为极端符码化技术冲击之后的戏剧发展寻找新的范式基础。借助Merleau-Ponty的身体现象学,石可将表演艺术中的身体切分为若即若离肉身化(embodiment)与非肉身化的理想类型,回避了媒介化导致身体失真的担忧。因为不论是否存在信息技术引导的媒介化,身体早以是对象化和符码化的,只不过在戏剧的笛卡尔主义统治之下,这种对象化思维的霸权并未得到清算。肉身化与非肉身化本就是戏剧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后剧场情境下锚定戏剧边界的两极,分别对应的是Grotowski的贫困身体和彻底数码化的全息影像。绝大多数戏剧艺术处在肉身化和非肉身化之间的中阴性空间里。既不存在彻底的后人类情境,也没有排除了第一反思的纯粹身体。
第一章,已经用上了!
国内少有的良心学术著作!
比较喜欢里面提到的一些具体的案例,还是颇有启发性的,诸如 Forced Entertainment 的《第一千页》,还有山羊剧团等等的有趣实践,数字部分的延伸全然不涉及到电子游戏,只谈论全息影像批判或许不足够彻底。理论部分大部分跳读。
目前简体中文作者里最好的戏剧理论书,石老师好人。
硕士期间的新华词典。
怪我浅陋,看不懂现象学,哲学太高深,sorry。 但是求求不要是个词就进行一个字的缩写好吗?瞬间没有兴趣看下去了,非要弄的高深莫测的吗?只对核心的肉身和非肉身感兴趣,但是我连引言都没坚持下来(全是我的原因,我是垃圾)
欣赏不来炫技式的表述方式